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朝在立国之初就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进一步加速了土地转移的频率。与上述变化相适应,宋代农村
A.草市迅速发展B.租佃关系兴盛C.小农经济瓦解D.自耕小农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土地所有权转换加速农民的地位也有了些变化,不再世代依附于某地主,隶属关系相对松弛。宋代社会关系的这变化
A.是土地兼并的根源
B.影响坊市制度的崩溃
C.使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D.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慵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土地集中日益严重
C.租佃关系普及深化
D.水陆交通长足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C.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D.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2019-08-13更新 | 340次组卷 | 3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永佃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佃农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一般认为,永佃制萌芽于宋代,明代时有所发展,清代时流行于我国东南地区。永佃制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
A.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B.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加重
C.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D.农业集约化发展程度的提高
2018-10-08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官田招佃,往往张榜招募流民,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租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拦。据此可知当时
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中央对地方权力失控
C.租佃双方毁约现象严重
D.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
2018-05-01更新 | 381次组卷 | 1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熊人霖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依寮主为活,而受其佣值。”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人身控制的松弛
D.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2018-10-11更新 | 511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这意味着
A.货币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B.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D.佃户基本摆脱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