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汉以来“客”是佃客、浮客、依附民的代名词,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客皆注家籍”,将客的户籍附在主家的户籍上,由县令主持,并呈报州郡核准。这一举措(     
A.体现政府与门阀的博弈B.反映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有利于稳定地方治安D.说明基层治理制度日益完善
2 . 明清时期,许多从事工商业的地主由农村迁居城镇,由于对土地无法直接经营,对农业生产也无法干预,在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把土地经营、使用权转给他人,而坐收地租,这就是永佃制。永佃制(     
A.推动了大土地制的产生B.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C.推动了重农抑商的实行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魏晋时,佃农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入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据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B.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刺削
C.身份和地位不断地有所改善D.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2020-07-03更新 | 231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北宋主户口的构成图
主户户等阶级成分占地情况占全国总户数的比例备注
大地主300亩以上10%北宋的官户、形势户加上主户中的一二等上户,总共不超过10%
中地主100—300亩40%
小地主不满100亩
自耕农数十亩50%
半自耕农占少数土地但不能自给

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A.土地兼并的现象极其严重
B.租佃经营方式比较盛行
C.自耕农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二地主亦称“田面地主”,是将从地主处租来的土地转租给农民,赚取地租差额,自己不劳动的中间剥削者的俗称。宋代“二地主”大量出现,甚至屡见于政府的相关法令条文中。由此可见,宋代
A.封建政府对农民剥削加重
B.封建租佃关系发展
C.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加深
D.政府保障地主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中期以前,“客户”指外来户,在户口统计时与“土著”加以区分。唐中期以后,没有常产的贫民、佃户成为“客户”的新含义,而有田产的民户被称为“主户”。到了宋初,全国户口统计变为主户与客户并列。这些变化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B.适应城市经济发展
C.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D.导致均田制的崩溃
2019-10-10更新 | 444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C.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
D.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2019-03-22更新 | 1400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
B.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2019-05-28更新 | 771次组卷 | 34卷引用:甘肃省岷县第二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熊人霖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俾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依寮主为活,而受其佣值。”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人身控制的松弛
D.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