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2020-07-12更新 | 6520次组卷 | 108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代中叶以后,押租制流行,佃农交纳租金才能佃种地主的土地,俗称“买耕”。佃农的佃权,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小农经济逐渐瓦解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中后期,在摒建龙溪、南靖、长泰、云霄,漳浦、平和等县,佃户向地主交纳“粪土银若干,名曰“悃头银”,从而获得长期佃种的权力,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种现象表明
A.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农民土地私有制形成D.“重本”政策松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王岩叟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的一道奏疏中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A.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C.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2020-11-17更新 | 14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中期以前,“客户”指外来户,在户口统计时与“土著”加以区分。唐中期以后,没有常产的贫民、佃户成为“客户”的新含义,而有田产的民户被称为“主户”。到了宋初,全国户口统计变为主户与客户并列。这些变化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B.适应城市经济发展
C.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D.导致均田制的崩溃
2019-10-10更新 | 444次组卷 | 15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清时期在不少地区出现永佃制,即地主出卖土地之后,仍由旧的佃户耕种交租,不改变耕种权,而佃农有退佃、转租或者典卖佃权的自由。当土地被佃农转租时,直接生产者既要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缴纳小租。永佃制和大小租的形成反映了
A.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初步分离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强化
C.赋税征收种类由简单转向复杂D.土地兼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2020-01-07更新 | 1003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佃农是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他们有一定的劳动工具及生产和生活资料。魏晋南北朝时,他们被列入豪强地主家籍,自由受到限制。唐宋时代,佃农阶层日益扩大,于是封建政权将他们列入户籍,取得封建国家编户的地位。这一变化
A.增加了政府掌握的土地数目
B.减轻了佃农对地主的依附
C.限制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三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清代陶煦说:“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商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土地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慵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土地集中日益严重
C.租佃关系普及深化
D.水陆交通长足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这一转变
A.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
B.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
C.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
D.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
2019-03-08更新 | 448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