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租佃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内容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社会状况的历史记载,其反映的共同主题为
记载出处
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假亦谓贫人货富人之田也)《汉书·食货志》
占垦草田数百顷,颇有民所假少府陂泽。(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汉书·孙宝传》
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汉书·陈汤传》
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植,以娱朝夕。《后汉书·郑玄传》

A.土地兼并的加剧B.租佃关系的存在
C.阶级矛盾的激化D.田庄势力的强大
2021-03-11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朝在立国之初就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进一步加速了土地转移的频率。与上述变化相适应,宋代农村
A.草市迅速发展B.租佃关系兴盛C.小农经济瓦解D.自耕小农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2020-07-12更新 | 6520次组卷 | 108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北宋时期,租佃制跃居主导地位;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农民只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A.思想演变渗透到经济领域B.封建土地所有制受到冲击
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D.商业发展冲击“重农”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客户”在唐朝前期主要指流浪或客居他乡的民户;北宋时期则指“不占田,借人之牛,受人之土,佣而耕之”的农民。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A.土地政策发生变化B.农业生产逐渐衰败
C.农村人口流动频繁D.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明代,个别地区开始出现押租制,即佃农向田主交纳高于一年地租额的货币量作抵押,退佃时归还押金,不计利息。租佃关系存续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清代,押租制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获得一定发展。其他各省也有出现。押租制的实行和发展
A.加重了地主对佃农的剥削B.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
C.确保了佃农的生产经营权D.表明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明代中叶以后,押租制流行,佃农交纳租金才能佃种地主的土地,俗称“买耕”。佃农的佃权,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小农经济逐渐瓦解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朝中后期,在摒建龙溪、南靖、长泰、云霄,漳浦、平和等县,佃户向地主交纳“粪土银若干,名曰“悃头银”,从而获得长期佃种的权力,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种现象表明
A.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农民土地私有制形成D.“重本”政策松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027年,宋仁宗下:“自今后,客户(指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栏占,许经县论详。”这表明宋仁宗时期
A.地主与佃户的关系依然紧张B.佃户隶属于地主,需要官府保护
C.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轻D.缓和了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