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齐国改革土地制度,让农户自由经营土地,根据土地好坏征收赋税;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从事播耕的“庸客”。这可以说明当时(     
A.土地租佃制已经出现B.政府强化了赋税管理职能
C.小农经济的逐步发展D.土地私有现象的客观存在
2024-04-28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疏议·户婚》规定:“诸卖口分田者(国家分给农民耕种的土地,死后要归还政府),一亩笞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地还本主,财没不追。”丁男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使用权不许转让,这种授田到受田者死亡或年老时,由国家收回重新分配。唐律引用《唐户令》明确规定,财物作为私有财产与永业田一道,均允许被私人继承。《元典章》规定,典当买卖田地必须在地契上载明佃户姓名,除“公行立契外,另行私立文约”。元代江南地区普遍流行这种“因买田土,方有地客”的“随田佃客”制。

—整理自《唐律疏议》《元典章》

材料二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户部发文规定土地买卖需缴纳一定契税作为买卖凭证.清入关后继承了这一制度,契尾由各承宣布政使司统一设计印制,授权于州县再复印。 明清时期,土地买卖不再有“先问亲邻”的强制要求,允许典卖者自由寻找买主。 雍正八年(1731年)还规定,已经成交的田地买卖,若有人“执产动归原先尽亲邻之说,借端勒,希图短价者,俱照不应重律治罪”。 至清代,在土地买卖中,宗族是最大的买家,又是最大卖家,族田买卖已公开化,晚清时期,族田买卖的趋势大为加速,族田广泛参与到土地市场的交易中。

——摘编自柴荣《明清时期土地交易的立法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与元朝土地买卖方面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土地买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023-11-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高三11月联合考试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唐代以前,未开垦的荒地归国家所有,民户不得开垦和拥有。宋朝沿袭了唐朝后期和五代以来的做法,允许民户自由垦辟,垦辟者只要将开垦的土地登录在国家版籍上,按章缴纳赋税,便可拥有所开垦的土地。这一变化反映出(     
A.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B.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政府支持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2023-03-2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末,思想家伸长统和荀悦都提出过恢复井田制的主张,但无法推行。西晋时颁布占田令,限制了占田的数量,此后南北朝的诸多政权均有类似主张和措施。这反映出的现实问题是( )
A.土地兼并泛滥B.商品经济萎缩C.边疆危机加剧D.割据势力崛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西汉末年的社会状况统计表(部分)

人物

身份

事件

翟方进

汉成帝时丞相

强占民田未遂,竟将当地的水利工程毁掉,使得田地枯旱

王立

汉成帝舅父

侵占南阳草田数百顷

董贤

汉哀帝宠臣

哀帝一次赏赐土地2000顷

挚纲

哀帝时的富商大贾

以雄厚的经济力量吞并农民土地无数

这表明,当时(     
A.官商勾结的现象异常严重B.自然经济走向衰落
C.自耕农经济发展受到阻碍D.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6 . 据秦简解读,秦代农业分为公田和民田。公田是国家拥有、政府管理,收成也归官有;民田即黔首田,平民田地,通过“行田”制,国有土地分成小块后分给百姓,分到手的田地不可以买卖,必须按规定交纳赋税。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土地所有割占主导B.土地制度保障财政收入
C.政府严格限制土地兼并D.土地公有制度彻底瓦解
2022-11-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7 . 均田制形式:
①国家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配给小农耕作;土地为________的性质;
②授田农民向______承担赋役;
③地主阶级的土地不属于均田的范围;(土地所有制私有、国有_______
④这种土地制度主要实施于我国______区域;
⑤目的:恢复__________;抑制_______
2022-09-1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整合清单03中国古代史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园通“判字文述田以还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农民经济负担减轻B.严刑峻法思想推行
C.官员特殊权益消失D.均田制的贯彻实施
2022-08-30更新 | 295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重庆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田令》第34条规定,荒田亦有公、私之分。公荒田借耕,九年还官;私荒田借耕,三年还主。公荒田可以用于授田,私荒田不能用于授田。这体现了唐政府(     
A.试图调整生产关系以增加财政收入
B.强化对民间土地资源配置的主导权
C.对土地私有产权的明确承认与尊重
D.旨在促进封建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曰:“臣闻量地画野,经国大式;邑地相参,致治之本……愚谓今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审其径术,令分艺有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则无私之泽,乃播均于兆庶;如阜如山,可有积于比户矣。”

——摘编自《魏书》

材料二多置庄田广修宅,四邻买尽犹嫌窄……

——摘编自[唐]王梵志《提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则材料对研究中国土地制度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