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 道试题
1 . 汉代出现了专门保护土地占有的、返还原物的诉讼和避免侵占所有权的确认文书“契”,这些文契具有确认所有权的法律效力,是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确认物。这说明汉代(     
A.法律体系已经完备B.土地兼并日益盛行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政府倡导礼法结合
2 . 占田制是西晋颁行的土地、赋税制度。它明确规定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这一规定有利于(     
A.减轻百姓负担B.维护士族特权C.防止官员腐败D.遏制土地兼并
2022-12-14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均田制是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它是在北方土地特别荒芜、自耕农特别稀少的情况下产生的特殊的土地制度。与均田制相关的赋税制度是(     
A.两税法B.庄园制C.租调制D.初税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园通“判字文述田以还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农民经济负担减轻B.严刑峻法思想推行
C.官员特殊权益消失D.均田制的贯彻实施
2022-08-30更新 | 2924次组卷 | 1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朝时归奴隶所有B.私田归国王所有
C.战国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D.三国时实行均田制
2022-08-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0次组卷 | 5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莽颁布“王田令”,要求按照《周礼》的井田制模式,实行“均田”。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命“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作为征收田赋和征发徭役的依据。据此可知两者旨在
A.实行土地国有B.限制土地兼并C.减轻农民负担D.打击豪强地主
9 . 北魏均田制下,奴婢、耕牛都可计口授田;北周时期,原本可计口授田的奴婢、耕牛被彻底排除在外;到了唐代,部分女性也被排除在授田范围之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B.官僚地主势力的极力阻挠
C.“不抑兼并”土地政策开始实施D.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
2022-05-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载,西汉成帝“置私田于民间”;东汉济南安王刘康有“私田八百顷”;东汉政论家荀悦则曰:“民田……人卖买由己,是专地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大量公田据为私人己有B.土地兼并现象日益突出
C.土地私有制巩固和发展D.均田制受到严重的破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