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新航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一学习小组为研究新航路开辟课题,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甲: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及克里米亚半岛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一方面,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另一方面,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鉴于此,西欧商人很自然地渴望另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自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特别是中国看成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所以想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的人比比皆是。

乙:14世纪,葡萄牙人改造了阿拉伯人的三角帆,因此加快了船的航行速度。这样,船身增大了,速度加快了,操纵也更加灵便了。1485年,葡萄牙人第一次使用星盘,不久星盘被更廉价的象限仪所代替。而象限仪是确定经度所必需的仪器。早在14世纪,西欧绘制地图的技术已相当发达了,当时开始出现标明海岸线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图。

——摘编自吴于廣、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司,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停泊的八大海港之一。下表为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有澳门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   

航线航线主要商业活动备注
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果阿-澳门葡萄牙人将经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返欧洲,如绸缎、香料、细工木器、漆器和瓷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玻璃制品等以白银为最大宗,15851591年,经果阿运到澳门的白银约90万两
澳门-日本长崎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东渡日本,将生丝、香料、棉布等中国货物运往长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门,运回日本的白银、土特产等明政府鉴于“倭寇祸烈”,严禁中日通商
澳门-菲律宾马尼拉一墨西哥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及华商,将生丝、绸缎等运到马尼拉,再由西班牙商人将这些货物和少量菲律宾货物运到拉丁美洲的墨西哥等地,然后将拉丁美洲的白银运回欧洲,然后再运回澳门,再购买中国的丝货和其他货物中国与美洲贸易的最早航线,构成了以中国丝货和世界各地的白银为主要交换内容的“丝银之路”


(1)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看,分析材料一甲、乙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其他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丝银之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2023-03-2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历史未进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16、17世纪的欧洲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而且可以成为国王的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部分立法情况

1874年《工厂(妇女健康)法》获得通过。

1883年《工厂与作坊法》出台。规定:白铅工厂必须具备“通风设备、带盥洗室的宿舍、带有冷热水的女性浴室、舒适的餐厅、全套的工作服及口罩、工厂所有员工可随时饮用的充足的酸性饮料的供应”。

1889年8月30日,英国议会出台《棉布厂法》。该法案关注棉布行业中有害健康的潮湿、蒸汽等特殊问题。

1891年通过《工厂与作坊法》。明确规定:任何工作场所不得出现危害公共健康的恶臭或秽物,也不得违反此前法案关于整洁、通风、宽敞空间以及粉刷墙壁等方面的规定;经英国内政部授权,视察员可随时进入各类工作场所,如发现工厂或作坊中存在违规行为,将协同各地卫生部门进行查处;在规定期限内未做出整改者,将被处以每天10先令的罚金。

——据刘金源《19世纪后半叶英国工厂立法的演进》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欧洲开展海外贸易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严密。)
2022-07-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1780年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分布变化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1600年,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在空间上呈多中心、零散分布。


1600年—1780年,世界棉花产业的全球性网络出现,并越来越集中在欧洲。

——据【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对材料中反映的变化趋势加以评析。
2022-07-07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时代与个人

材料一   “美洲发现者”哥伦布

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纺织工家庭。自14岁起他就开始航海,曾经远航至冰岛。1477年,他旅居里斯本,沉迷于研究制图学,认为西班牙的末端和印度的东端相距并不太远。之后,哥伦布相继游说葡萄牙、西班牙王室支持其西行,并于1492年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而成行。

材料二   创制变革世界引擎的瓦特

1782年瓦特改进了纽可门蒸汽机,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19世纪世界各国发明家完善和发展出各种类型的蒸汽机,如美国的考里斯蒸汽机、法国施耐德的蒸汽锤等。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马克思评价:“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材料三   站在人类历史新起点的列宁

十月革命后,列宁发现现实的社会主义有不少和经典论述不一致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强调一定要以实践为标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19年,列宁认为只有“确立对粮食、布匹和一切产品的垄断……把所有商品都收归国有,规定价格,我们才真正接近了社会主义”。1921年列宁反思“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密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由此,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的原因。
(2)恩格斯称:“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发明”。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评析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22-07-08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约1500年,当西方开始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使开始让位于全球的统一,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感地移居到了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在一起的世界。到19世纪时,他们在政治上以其强大的帝国、在经济上以股份公司控制了全球。他们还享有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变成了全球的典范。西方文化等同于文明,非西方文化开始被认为天生地低劣。这种西方的霸权在19世纪时不仅被欧洲人而且被非欧洲人认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它被认为几乎就是神授的,是事物自然规律中的一部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因为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如果不掠夺世界,它是无法发展起来的,所以它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各地的廉价原料,而这一切必然导致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向垄断过渡后,它的胃口更大了,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还要求把过剩资本输向海外,因而推动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亚、非、拉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变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在一步一步加强世界地区间的联系并且最后把世界连成整体时,也借助于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技术一铁路、轮船、电报等。然而这些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新技术也都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得重复材料观点,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7 . 对因果关系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揭示历史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的因果分析方法也被运用到现代早期西方的探险和殖民征服上。……文化决定论同样也介入其中。在某种程度上,欧洲的扩张与文艺复兴所导致的创新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欧洲的扩张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关联是显而易见的……在对欧洲扩张原因的分析上,那种比较简单的技术决定论的观点也占有一席之地。按照这种观点,欧洲人的成就皆赖于他们掌握了几项新的技术发明。然而,与所有决定论一样,这种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所带来的问题同它所回答的问题一样多。为什么偏偏是欧洲人做好了采用新发明的准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知识,评析运用因果分析方法所得出的“文化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合理,表述清楚)
8 . 简要评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影响。
2021-04-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九一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事海外扩张的先驱者并不是人文主义者。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被他同时代的人描绘成一个刚直、虔诚、勇武的禁欲主义者。他虽然总是慷慨地资助海员和测绘人员,但他对学问和各种技艺并不感兴趣。有历史学家表示:“不管对文艺复兴作何解释……地理大发现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在西欧,曾有过一场思想登动,而在欧亚其他地区则没有。这与其说是1500年以前欧洲扩张的起因,不如说是1600年以后欧洲扩张的动力和具有不可抵挡的力量的缘由。

在中国,人们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形成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气氛;在奥斯曼索国,穆斯林的学院为了驻调神学、决学和修辞学而不讲会弃天文学、数学和医学。这些学院的毕业生对两方正在做些什么一无所知,而且也毫无兴趣去开清楚。没有一个穆新书主再我人会相信,一个信是督教的异教他能教给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特别是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没有地理大发现,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性)转折。地理大发现发生在1500年前后,因此,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历史·近代史编(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欧率先主导完成地理大发现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有关“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的观点加以评述。
10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关于新航路开辟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08年,《历史教学》专门进行了讨论,但结果莫衷一是。其中,戴世峰的《对新航路开辟问题的两点看法》一文颇有影响。他认为新航路开辟与资本主义萌芽并无直接关系,原因有二:一是黄金热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欧洲黄金产量不多,从东方进口丝绸和香料使贵金属大量外流,出现贵金属危机。《马可·波罗行记》广泛流传,进一步刺激了西方人的黄金梦。二是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是封建统治阶级,航海家的身份都具有封建性,国王支持开辟新航路,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中获得巨大利益。既然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只是一般的商品经济需要,那人教、人民和大象版关于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叙述只是参照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依据客观历史事实而作出的判断。岳麓版的叙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摘编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专题教学研究》


问题:根据材料相应信息,概括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该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