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根据记载,在18世纪末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议会街,每380人才有一个厕所;在居民区,每30幢住满人的房子才有一个厕所;在工人家里,鸡、猪甚至马都挤在同一个房子里。这主要说明工业化城市(     
A.移民生活习惯较差B.市政规划很滞后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D.环境污染很严重
2023-07-04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酿酒业、酒文化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东西方都有悠久历史。

材料一在宋朝的一些重大事件中,无论是“黄袍加身”,还是“雪夜访普”“杯酒释兵权”,都有酒的影子。从《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可知,北宋时期宫廷宴饮礼节十分繁琐。在东京城的酒肆里,酒客们花钱取乐,酒事活动丰富多彩。在孟元老笔下,北宋东京城酒楼众多,经营有序。酒楼经营者对酒楼中各族各色人等都以礼相待。北宋中期后,东京城的夜市分布范围极广,通宵达旦的夜市为酒客提供了饮酒的便利。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午日节”),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不祥的“恶日”“毒日”,故在此日举办各种辟邪活动,并饮菖蒲酒。在北宋,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普通百姓,其婚嫁礼都伴随着多种多样的酒事活动。

——摘编自王佳佳《北宋东京城酒文化研究》新乡学院学报2020年5月

材料二19世纪末,德国葡萄酒法律开始以天然糖分含量作为品质判定的标准,葡萄酒的分级依据放弃了中世纪方式,转而以化学测量评定葡萄汁来对葡萄酒分级。当时一向推崇新教的普鲁士对此大加赞赏,而实际上,德国葡萄酒市场也是一样的想法。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间,德国业界迎来了“黄金时代:随着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多新型机器被投入到葡萄园的生产中。在酿酒的过程中,有些人用了一些不诚实的方法,走了一些捷径:用希腊的葡萄干代替德国原产葡萄,或是直接灌装意大利的廉价葡萄酒,甚至掺入糖水……许多诚实守信的酒庄主要求出台新的法规以保护合法权益。1892年,法规通过了第一草案:禁止恶劣的欺骗行为。

——摘编自Reinhard Lowenstein《德国近代葡萄酿酒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东京酒文化特点与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北宋相比德国近代葡萄酒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3 . 【欧洲城市的兴起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人口城市化,即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一方面是工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资本积累和扩张的需要。资本主义工业迅速扩张的能力及其周期性特征,要求有足够的劳动力储备。而在大工业和大工业中心形成以后,还要求这种劳动力集中在城市。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还导致了城市的大规模失业。马克思把这种“现代工业的中心——工厂、制造厂、冶金厂、矿山等等”存在的失业现象,称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流动形式。工业革命时期或者说工业化早期城市发展的病态,还表现在住宅奇缺方面。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记载: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阶级的贫民窟……马克思指出:“一个工业城市或商业城市的资本积累得越快,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的流入也就越快,为工人安排的临时住所也就越坏。”(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城市卫生状况的恶化,也是早期城市病的重要方面。英国是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不存在组织城市生活的可供借鉴的经验,一切都是自然发展的。而在出现问题的初期,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问题发展到忍无可忍的程度以后,人们才呼吁加以解决,但往往为时已晚。

——选摘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4 . 在美国独立前夕,一位北美的知识分子这样写道:“各殖民地从英格兰获得如下供应:衣物、家具、丝、羊毛、亚麻布制品、铁、绳索和帆、大炮、短小的兵器、弹药、铅、黄铜及钢(成型的或未成型的)。总之,英格兰供应殖民地几乎全部的奢侈品和殖民地无法自给的生活日用品。”这记载可用于研究(     
A.殖民地人民对殖民主义的仇视B.英国对外资本输出的发展历程
C.美洲民族独立势力的联合斗争D.殖民扩张对英国制造业的影响
2022-08-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平原地势平坦,水势平衍,故明清时期,除浙西山区某些地方外,几乎不存在可用传统技术利用的水力资源。畜力基本上仅包括牛力,且磨面、榨油才用牛,而碾米则用人。《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明清江南这种以人力为主的动力使用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由动力资源条件所决定的,而不是缺乏动力使用技术,或是缺乏对较高效能动力(如畜力、水力等)的需要。古代发明出来的各种先进机械和机器,如元代发明的水转大纺车和牛转水车,在明清江南仍无法应用或广泛使用。

材料二 英国从13世纪始,水力机城就普遍运用于鼓风冶铁、磨轮磨刀、金属拉丝、呢绒加工等行业。18世纪初,出现了拥有30名工人的水力捻丝厂。在此基础之上,阿克莱特于1771年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妙厂,近代机器大工业由此诞生。英国言力资源极为丰富,11世纪以来,马逐渐进入农耕,18世纪,逐新取代了工作效率较马低的牛,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马力在工业中的使用也已相当普遍。」金培尔指出,13世纪以来,由于需8头牛或2—4匹马才能牵引的新式耕犁的使用,英国农民不得不变个体耕作为集体耕作,为日后大农业的发展英定了基础。更值得注意的是,下萨维利于17世纪末首次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部蒸汽机,经改进,到1720年前后,已达到应用形式。

——摘编自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生产中动力结构的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江南相比,英国生产中动力结构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07-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记载,18世纪末英国制针的流程包括大约18项操作,平均每人每天产针4800枚。如果工人没有经过职业技能培训,连1枚针也造不出来。据此可知
A.英国制针业实现机械化B.工业革命减少了产业链环节
C.工人技能决定工业水平D.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分工细化
2022-05-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豪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世纪或更早时期,棉花及棉织品开始传入中国。元代时期、棉花种植也完成了由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黄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关于棉花种植情况,元以来的诸多农史文献,如《农桑辑要》《王农书》《农政全书》等皆有详细记载,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棉花种植“寸土皆有”。晓清时期尤其是到20世纪以后,亚洲树棉和非洲草棉(公元2世纪沿陆上丝绸之路自印度传入,来到新疆、陕甘地区,传播仅限西北地区)因绒长度偏短逐渐被市场淘汰,美洲陆地棉和南美洲海岛棉则因绒长质优取而代之。美洲陆地棉自1865年被引入到我国后,经过数次改良,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棉种。其中新疆棉区不仅是我国最主要的产棉区,而且是世界上顶级优质产棉区。高度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环保化的新疆棉花对世界棉花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中国与印度、美国并称世界三大棉花生产国,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

——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

材料二   当棉和棉织品在南亚和阿拉伯世界被广泛种植和传播之时,欧洲社会对棉的了解依旧处于想象阶段。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印度有一种奇怪的树,可以长出羊毛。棉纺织品是一种令社会上层垂涎的物品。到公元950年,一些受伊斯兰教影响的城市如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巴塞罗那等有了棉纺织业。1113世纪延续200余年的十字军东征运动,使得欧洲人深入到阿拉伯世界的棉花生长带。欧洲最早的非伊斯兰的棉花产业中心出现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如米兰、博洛尼亚、威尼斯等,其中威尼斯是欧洲第一个棉花集散中心,长期以来支配着地中海世界的棉花贸易。这一时期,意大利的棉花产业不仅可以十分便利地获取来自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的优质原棉,而且也有机会接触到亚洲高超的纺织技艺和先进的纺织工具。17世纪末,印度出口到欧洲的棉布,引发欧洲社会的“棉布热”。整个18世纪,在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印度一直都是主要的棉纺织品供应地。

——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

材料三   美国学者斯文·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指出的,棉的资本主义化彻底改变了棉花的命运,讲述了一个“由欧洲主导的棉花帝国兴衰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并分析我国棉花和棉织品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8世纪前欧洲棉花和棉织品传播的特点。
(3)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最早发现煤和利用煤作为燃料的国家。中国古籍中“煤”有很多异名,如黑丹、乌薪、炭石墨、石炭等。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五藏山经》中称煤为石涅。中国开采煤始于西汉,在汉代史籍和冶铁遗址中都有证明,汉代炼炉内和旁边发现有煤渣,证明我国在西汉已经用煤冶铁了。而大规模开采及普遍使用煤炭,则见于北宋末年的记载。煤产地已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山东、辽宁等地,煤用在烤火、冶铁、熔铜、铸钱、烧砖、炼油、化石等多个方面。石炭的运输工作及物价成为当时政府关切的问题,“其为利益,尤倍平日”……对煤的勘探和采掘,从宋元开始,由欧洲来到中国的很多旅行家,介绍到欧洲,给欧洲人提供了怎样提取廉价燃料的方法。

——摘编自吴晓煜等《中国古代煤炭开采史》等

材料二   英国的煤炭市场始于十三世纪或更早,兴于十八世纪,在十九世纪末开始走向衰退。燃煤发电在英国持续了上百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煤炭仍然提供了全国电力70%的能源。研究英国的经济,没有什么比研究英国煤炭更能透视出表面上那些治乱兴衰之下的本质内涵了。……1917425日,英国国家电力公司宣布停止使用燃煤供电一天。这是英国自1882年启动世界第一台燃煤发电机以来,首次连续24小时未使用燃煤供电。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创燃煤发电的国家,英国在告别燃煤发电、实现能源转型方面也走在前沿。停止使用燃煤供电一天,近一半的电力来自天然气,另外约1/4来自核电,剩余的电力来自风力发电、生物燃料发电及进口的电力。

——摘编自芭芭拉·费里兹等《煤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利用煤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煤炭市场兴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能源发展变化的积极意义。
2021-12-0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文学中的历史

(1)请将上述文学作品在世界地图中进行空间定位(填写字母)

(2)有同学结合文学作品的内容,对其反映出的社会风貌进行了解读,请你判断该同学解读是否准确。(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①从《源氏物语》的记载中课件,该地区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②《梨俱吠陀》中提到的婆罗门,指的是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
③《尼罗河颂》赞颂的是尼罗河孕育了该地区文明的发展
④从《雾都孤儿》中,可以窥见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
⑤《登科后》描绘的是作者来到国际大都会长安看到的繁荣景象
⑥林肯总统认为斯托夫人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3)文学《雾都孤儿》描写的是英国工业革命时的社会状况,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工具的改变和劳作方式的改变分别是什么?对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4)林肯总统评价斯托夫人是“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2022-06-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4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论语》中记载:对于战争和疾病,孔子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把人的生命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未知生焉知死”,与其关注死不如把眼光放在当下,积极创造生命的意义。强调理性看待生命,追求“孔颜乐处”的人生境界,面对困境时能够泰然处之,自得其乐;面对生命的差异,先秦儒家追求“和而不同”。

——摘编自《论语》等

材料二   想评述16到18世纪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历史学家和想评述无情地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先驱们的行为的历史学家,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在前一种情况中,那位历史学家可能会说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进步的事实;而在后一种情况中,那位历史学家则一定会对人的苦难表现出同情。这是不是意味着一种价值评述的两重性呢?

——摘编自(波兰)耶日·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先秦儒家生命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6到18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进步”与“苦难”主要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