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依据史料统计出的明朝中后期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此时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价格革命”,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对以下文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年)1571—15751576—15801581—15851586—15901591—1595
平均每年输入中国白银(单位千克)41048124050187591202453218506
①表格数据反映的是史实,学者观点属于历史解释
②学者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体现出“全球史”的视野
③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④白银输入迅速增长表明当时中国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的说法。据此可知,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
A.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
B.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
C.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
D.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
2019-05-07更新 | 601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明朝后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新的经济作物也大致于同时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

自隆庆开放海禁之后,大批中国商品以东南亚为跳板流入欧洲和美洲……与海外贸易的发展相联系,白银货币化成为明朝后期到清朝引人瞩目的现象。明初以铜钱、纸币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明朝中期,朝廷被迫弛用银之禁,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不变质、易分割、价值高等优点,其货币化本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时期的中外交往活动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独口通商”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商人以澳门为中转站将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据统计,1580—1590年间,运往印度果阿的生丝为3 000多担,价值白银24万两;1635年增至6 000担,价值白银48万两。该现象可说明  (  )
A.世界贸易中心转移至亚洲B.印度通过世界贸易获益最大
C.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原材料D.商品世界性流动进一步加强
2022-02-15更新 | 58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路”对古中国的价值所在。

材料二   到了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西班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南美洲自东而西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最终都与早已存在于亚洲海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从而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

——摘编自龚缨晏《全球史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何转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转变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在许多欧洲国家把哥伦布作为英雄进行纪念的时候;在美洲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为,他们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还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阻碍B.欧洲文明破坏了美洲文明
C.两种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D.历史的价值判断有相对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时,每磅的价值大约为10英镑,然而一个世纪后,已成为普通消费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咖啡等新饮品的冲击
C.世界市场的拓展
D.机器生产提高茶叶产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威尼斯商人恐慌的原因是
A.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B.地中海传统商路中心地位即将丧失
C.世界东方将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D.世界金融中心将向亚洲转移
2018-03-02更新 | 330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7-18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
B.地中海的商路中心地位即将丧失
C.西班牙的殖民活动向印度拓展
D.世界金融中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
2018-03-27更新 | 467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