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矿山,葡萄牙人在亚洲进行欺诈性的贸易,英国人则从事贩卖黑奴的勾当。这一时期,北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广大内地暂时还没有遭到殖民侵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英国极力倡导自由贸易,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封闭国家的大门。英国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畅销世界,北美和印度的棉花则大量出口到英国。此时,原本大体独立的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侵略的主要对象,印度完全为英国所征服,东南亚大半沦为殖民地,中国则成为半殖民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洲对外殖民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2-07-06更新 | 559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世界各区域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0年的中美洲。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

——【美】希林顿著,赵俊译《非洲史》

材料二   西班牙、葡萄牙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教皇子午线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根据这个条约,巴西部分地区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2.


(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教皇子午线”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
2022-05-05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英才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6世纪起,西欧各国出现了商品证券交易所和商业特许公司等组织,随之商业规模急剧扩大,世界市场迅速崛起。这些现象的出现
A.促成西欧商业格局的改变B.加快欧洲资本输出的步伐
C.导致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推动欧洲经济政策的转型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世纪前期)中、英、印三地的商品与贵金属之间便有了两种方向相反的运动:中国商品(以茶、丝为主)供应英国,英国的商品与劳务(以纺织品与航运业为主)打入印度,印度产品(以鸦片为主)运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白银流入了英属印度,印度的财富流入了英国,而英国则利用这些财富的一部分来支付中国茶叶的进口。这种三角贸易关系,以英国的贸易顺差为目的,以印度的殖民化为前提,通过把中国人民贡献于近代资本主义的祭坛之上来实现的。

——摘编自李宽柏《鸦片战争前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形成》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对材料中“三角贸易”的实质加以解读。(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江苏徐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中,荷兰皇家发给商人特许状而组织的一系列特许公司,拥有勘察﹑组建军队、宣战媾和、开发资源、任命殖民地官员等特权出英、法也仿效荷兰建立特许公司的殖民方式,英国建立了49个特许公司,法国至少建立了75个特许公司,它们相继建立起海外殖民帝国。据此可知,这些特许公司
A.是隶属于皇家的纯商业公司B.促进了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C.成为西欧殖民扩张的国家工具D.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2022-04-17更新 | 51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1(河北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罪恶的种族主义西方种族主义摘录

时间及事件概况
158410月理查德·哈克卢伊特呈交给伊丽莎白一世的信向“西印度”扩张,增强非洲奴隶贸易不仅能够“传播新教福音”,也能够通过“增强亚非欧与英国的贸易往来”,为英格兰人提供工作。
1850-1855年美国南部某种植园黑奴死亡率该种植园死亡32名黑奴,只有4人活到60岁,4人活到50岁,有7人在40多岁时就死了,有7人在2030岁时就死了,还有9人死时不满5岁。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通过监禁、驱逐等方式,限制华人矿工入境美国,并剥夺了大量19世纪中期自愿或被贩卖至美国的华工的美国国籍。
19世纪末欧洲“黄祸论”甲午战争后,西方政治精英普遍担忧黄种人崛起会冲击欧洲列强的利益,“黄祸论”开始兴起,在欧洲贵族与政治家中广泛流传。

——摘编自殷之光《西方为何不肯抛弃种族主义?》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4-13更新 | 254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等四地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英国持续近两个世纪的早期殖民扩张中,商业力量基于利益从事殖民扩张,政府从职责和财政需求出发支持殖民扩张,移民则是受到新世界理想的驱动而参加到殖民扩张者行列的。据此可知该时期的殖民扩张
A.源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B.由多种力量的合力推动
C.动力来自于商业资本主义D.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拉丁美洲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但独立后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陷入了混乱与军事独裁的轮回之中,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单一的种植经济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诸国对海岸线与大陆轮廓的测量日益精准,并在地图上用边界线和色块区分不同国家或政治体,且以物产和民族志图像作为装饰。据此推知,欧洲近代地图学的发展
A.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服务于帝国主义的扩张
C.折射出殖民主义的色彩D.体现了科技革命的作用
2022-04-08更新 | 851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6-17世纪,大批西班牙天主教教士来到拉丁美洲,成立了众多教会,组织印第安人迁入传教区进行劳动以获得上帝福音,还为原住民们建立医院和大学。由此可知
A.文化殖民具有隐蔽性B.宗教改革具有进步性
C.拉美经济具有落后性D.西欧文明具有包容性
2022-03-22更新 | 872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