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西方殖民活动曾给殖民地人民造成过深重的灾难,也曾发挥过建设性作用,他们的殖民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范围广大的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


材料二   撒哈拉沙漠和沿尼罗河上游巨大的苏德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这些障碍不利于殖民者深入内陆;非洲西部的大河和非洲东部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非洲平直的海岸线,缺少优良港湾,也使得殖民者难以接近。美洲多良好港湾、多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非洲直到19世纪末才被殖民者基本瓜分,美洲则在16-17世纪基本被殖民完毕。

——改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自然地理因素对殖民与被殖民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2)除了上述自然地理因素外,还有制度、技术、文化等因素会影响殖民活动。请任选一个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新航路开辟以来,英法等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抢占殖民地,建立殖民帝国,促成帝国内部经济活动一体化。宗主国负责调配人员、物资和资本,殖民地提供原料、食品和市场;但帝国之间却互相阻隔甚至对抗,并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见殖民主义
A.大大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B.秉持宗主国利益至上的原则
C.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是资本主义扩张的必然结果
2022-05-13更新 | 783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6世纪起,西欧各国出现了商品证券交易所和商业特许公司等组织,随之商业规模急剧扩大,世界市场迅速崛起。这些现象的出现
A.促成西欧商业格局的改变B.加快欧洲资本输出的步伐
C.导致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推动欧洲经济政策的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15、16世纪之后欧洲制作的世界地图,对海岸线与大陆轮廓的测量益精准,并在地图上用边界线和色块区分不同国家或政治体,且以物产和民族志图像为装饰。欧洲近代地图学的发展
A.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解决了欧洲领土的争端
C.折射出殖民主义的色彩D.体现了科技革命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江苏徐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中,荷兰皇家发给商人特许状而组织的一系列特许公司,拥有勘察﹑组建军队、宣战媾和、开发资源、任命殖民地官员等特权出英、法也仿效荷兰建立特许公司的殖民方式,英国建立了49个特许公司,法国至少建立了75个特许公司,它们相继建立起海外殖民帝国。据此可知,这些特许公司
A.是隶属于皇家的纯商业公司B.促进了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C.成为西欧殖民扩张的国家工具D.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2022-04-17更新 | 519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福建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罪恶的种族主义西方种族主义摘录

时间及事件概况
158410月理查德·哈克卢伊特呈交给伊丽莎白一世的信向“西印度”扩张,增强非洲奴隶贸易不仅能够“传播新教福音”,也能够通过“增强亚非欧与英国的贸易往来”,为英格兰人提供工作。
1850-1855年美国南部某种植园黑奴死亡率该种植园死亡32名黑奴,只有4人活到60岁,4人活到50岁,有7人在40多岁时就死了,有7人在2030岁时就死了,还有9人死时不满5岁。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通过监禁、驱逐等方式,限制华人矿工入境美国,并剥夺了大量19世纪中期自愿或被贩卖至美国的华工的美国国籍。
19世纪末欧洲“黄祸论”甲午战争后,西方政治精英普遍担忧黄种人崛起会冲击欧洲列强的利益,“黄祸论”开始兴起,在欧洲贵族与政治家中广泛流传。

——摘编自殷之光《西方为何不肯抛弃种族主义?》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4-13更新 | 254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某校2022届高三毕业班模拟训练(三)历史试题
7 . 如表是英国奴隶贸易过程中的大事摘录。这反映了
时间大事
1562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A.英国人权观念的普及B.英国殖民霸权确立的过程
C.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D.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进程
2022-02-23更新 | 542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有研究认为,在16、17世纪的殖民扩张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半封建制的国家,更多地带有中世纪的色彩;英国则是一个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国家,更多地代表17世纪以来的现代世界。这种差异
A.可用来探究拉美地区落后的原因B.根源在于开辟新航路的先后
C.阻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D.随工业革命开展逐渐被消除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因为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如果不掠夺世界,它是无法发展起来的,所以它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各地的廉价原料,而这一切必然导致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向垄断过渡后,它的胃口更大了,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还要求把过剩资本输向海外,因而推动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亚、非、拉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变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在一步一步加强世界地区间的联系并且最后把世界连成整体时,也借助于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技术一铁路、轮船、电报等。然而这些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新技术也都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得重复材料观点,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斯文·贝克特教授的著作《棉花帝国》于2014年在美国出版,随即获班克罗夫特最佳美国史著作奖,被《纽约时报》列为十大重要著作之一。欧洲殖民扩张时期,创造了第一个“棉花帝国”,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英国人则将自己从种植原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创造了第二个“棉花帝国”。英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1861年美国内战的爆发终结了第二个棉花帝国的历史。新棉花帝国的建构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发展同步进行。

处于转型之中的西方国家兼具民族国家、工业化国家、殖民主义国家的多重身份,棉花经济因而变成了一种国家利益,导致“国家”更深地卷入,棉花经济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竞争。

——摘编自王希《《棉花帝国》——棉花、资本主义和全球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知识,针对《棉花帝国》内容提炼一个论题(任意一点或整体),并予以说明。(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