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行”产生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清政府出于自身的利益支持“十三行”的发展,颁布一系列特殊政策,为“十三行”行商走向鼎盛创造了制度优势。在中外贸易大增的环境下,行商以良好的商业精神、开放的心态等,在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中抓住机遇,实现了创造财富的梦想,成为了当时最富有的人。同时他们以开放、兼容的姿态面对世界,促进了中西文化、经济等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三行”推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扇门,打开了世界透视中国的一扇窗。

——张剑《清代初期广州“十三行”鼎盛原因探析》第6页共7

材料二   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三   机器大工业在促进技术革新、生产发展的同时,还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极大的推动力和加速力,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引起了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工具的大规模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转过来促进了工业范围的扩大……”工业革命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它根本地改变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

——摘编自杨圣明等《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兼论“逆全球化”思潮的谬误》


(1)据材料一,概括广州“十三行”走向鼎盛的因素,简评“十三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2-07-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D.人口增长导致需求量的提高
2022-06-03更新 | 1633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仿真考试(三)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一幅水彩画作品《印第安人献给埃尔南·科尔特斯一个束发带》(埃尔南·科尔特斯,西班牙航海家、军事家、探险家,1519年率西班牙军队登陆墨西哥),它选自西班牙画家迪亚特·杜兰的《印第安人历史》(1547年)。该作品旨在

A.揭露殖民者残暴行径B.客观还原历史真相
C.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D.美化殖民扩张历史
2022-05-24更新 | 961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世纪前期)中、英、印三地的商品与贵金属之间便有了两种方向相反的运动:中国商品(以茶、丝为主)供应英国,英国的商品与劳务(以纺织品与航运业为主)打入印度,印度产品(以鸦片为主)运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白银流入了英属印度,印度的财富流入了英国,而英国则利用这些财富的一部分来支付中国茶叶的进口。这种三角贸易关系,以英国的贸易顺差为目的,以印度的殖民化为前提,通过把中国人民贡献于近代资本主义的祭坛之上来实现的。

——摘编自李宽柏《鸦片战争前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形成》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对材料中“三角贸易”的实质加以解读。(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英国持续近两个世纪的早期殖民扩张中,商业力量基于利益从事殖民扩张,政府从职责和财政需求出发支持殖民扩张,移民则是受到新世界理想的驱动而参加到殖民扩张者行列的。据此可知该时期的殖民扩张
A.源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B.由多种力量的合力推动
C.动力来自于商业资本主义D.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诸国对海岸线与大陆轮廓的测量日益精准,并在地图上用边界线和色块区分不同国家或政治体,且以物产和民族志图像作为装饰。据此推知,欧洲近代地图学的发展
A.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服务于帝国主义的扩张
C.折射出殖民主义的色彩D.体现了科技革命的作用
2022-04-08更新 | 851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6-17世纪,大批西班牙天主教教士来到拉丁美洲,成立了众多教会,组织印第安人迁入传教区进行劳动以获得上帝福音,还为原住民们建立医院和大学。由此可知
A.文化殖民具有隐蔽性B.宗教改革具有进步性
C.拉美经济具有落后性D.西欧文明具有包容性
2022-03-22更新 | 872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这一过程
A.有利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B.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
C.得益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D.确立了东方从属西方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年18.318.32.422.95.45亿
1750年19.213.11.630.97.28亿
1850年22.78.15.135.111.71亿
A.非洲与美洲人口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B.北方人民的南迁导致了中国人口的增长
C.工业化进程推动世界城市人口占比上升D.欧美非三洲人口的变化与殖民扩张有关
2022-02-08更新 | 625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5世纪后半叶绘制的葡萄牙教堂祭坛板画《圣维森特崇拜》中有60位人物(如图),分别代表当时葡萄牙社会从教士到渔夫各个阶层,虽然神态各异,但都透露出对圣维森特的崇拜和海外远方事物的期盼。对此画解读合理的是
A.15世纪后期葡萄牙开始建立中央集权
B.15世纪葡萄牙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C.15世纪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开始逐渐形成
D.民族精神是葡萄牙海外探险的重要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