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市场的拓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 全球化是现代性的世界性扩张。现代性是指发生在价值观、经济和政治制度中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场从共同体到社会、从身份到契约、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特殊主义到普遍主义等广阔领域中充满活力和开拓精神的社会转型,是西欧17世纪出现以来的社会生活和组织形态,随后发展到世界范围。


根据材料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全球化的任一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以来,欧洲加快了向近代迈进的步伐,同时也开始了欧洲文明的对外扩张。关于欧洲文明的扩张: .

一、欧洲文明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前选的阶段注定了它要向外扩张。

二、欧洲文明的扩张可以分两步:一是在欧洲内部,对欧洲大陆的扩张;二是通过航海,对欧洲以外地区的扩张。

三、欧洲文明对外扩张最重要的,对后来甚至现在影响最大的是向北关的扩张。

四、美国继承了欧洲文明,又反馈给了欧洲。

——据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 -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辉煌的葡萄牙帝国很快成为荷兰和英国的战利品;法国将大量殖民地割让给了英国;荷兰的大量殖民地最终也落入到英国的手里。在18世纪末,英国因为美国独立而失去了她在北美洲的13个殖民地;而在19世纪初,西班牙也以同样的方式失去了她在新大陆的所有属国。基于这些令人沮丧的经历,欧洲各国对海外占领新的殖民地一时失去了兴趣。政治家开始信奉一个原则,就是殖民地“就像水果,一旦成熟,很快就会从树上掉下来”。而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在谈到英国的殖民地时曾经说:“这些可怜的殖民地就是我们脖子上的重担。”但是在19世纪末,由于对殖民地和附属国产生了兴趣上的复苏,很多欧洲国家开始对海外殖民地展开激烈的争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唤醒和强化了对殖民地产生新的兴趣。

——摘编自(美)迈尔斯《世界近代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概述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塞缪尔亨廷顿将文明的交流划分的三个时期

时间文明的交流
公元1500年以前遭遇
公元1500年—19世纪末冲击
19世纪末到20世纪期间相互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0-01-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高考质量监测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世界近现代史时间轴。



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轴中提取两条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的线索,并进行简要说明。(要求:线索清晰,史实准确。)
2019-12-0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读下列图1和图2,图1和图2反映英国在不同时期海外贸易的情况。

                    图1


图2: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结合英国近现代史有关知识,说明两幅图片之间的关系。(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12-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汤白泥乐槐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为西班牙舰队征英的前一年;在中国是平平淡淡的一年,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学者黄仁宇从此年入手,以“大历史观”来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一书。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注:“大历史观”,指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


问题

基于以上材料,试以“大历史观”谈谈你对明朝中后期社会的认识。

2019-11-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呈现全球化、制度化和工业化等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拟定一个具体主题,并进行概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约翰·巴肯,曾任英国保守党国会议员,还曾担任过南非专员的私人秘书。1910年创作了《普莱斯特·约翰王国》,下面节选的是小说主人公大卫在参加了镇压南非土著起义后的叙述:

我明白了白人责任的含义:他必须冒着各种危险,不惜丧失生命和财富的代价,学会在履行义务中获得满足。这是白人与黑人的区别所在,这是责任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国王的力量所在。只要我们知晓并实践这一点,我们不仅要统治非洲,我们还将统治任何其人民只是碌碌无为、愚蠢过活的黑暗地方。

讷纳·麦兰,非洲裔美国人,曾任法国在西非的殖民官员。1921年出版小说《巴托拉》,小说主人公是位名叫巴托拉的非洲地方领导人,下面是节选的是巴托拉的叙述:

但是,谈论它有什么好处呢?除了白人的皮肤比黑人的皮肤娇贵之外,全是老生常谈。每个人都知道,声称自己是在“征税”的白人强迫所有的成年黑人扛大量的包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行程历时两天、三天甚至是四天。欧洲人通常感到无法适应的重量,对他们而言,无关紧要,他们又不会被负担压垮。

——摘编自(美)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围绕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19-04-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练习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部历史著作的目录


——据(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1988年)


书评是介绍并评论书籍的文章。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标题,为该书写一篇简短的书评。(要求:可以是对全书作总体式评述,也可以针对某个角度进行点评。史论结合、分析合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