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殖民扩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矿山,葡萄牙人在亚洲进行欺诈性的贸易,英国人则从事贩卖黑奴的勾当。这一时期,北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广大内地暂时还没有遭到殖民侵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英国极力倡导自由贸易,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封闭国家的大门。英国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畅销世界,北美和印度的棉花则大量出口到英国。此时,原本大体独立的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侵略的主要对象,印度完全为英国所征服,东南亚大半沦为殖民地,中国则成为半殖民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洲对外殖民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2-07-06更新 | 559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

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趋势。
(2)结合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18世纪的西班牙处在封建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君王的权力高度集中。……殖民地的总督区便是西班牙王室针对美洲不同区域设立的地方性机构。总督们作为国王在殖民地总督区的直接代理人,是总督区的最高的统治者,集军事、行政、财政权于一身,每个总督区互不联系,直接隶属于西班牙王室。……殖民地的所有贸易活动均由西班牙王室设立的“贸易署”控制,实行垄断贸易政策。为了加强对金银矿场资源的控制,西班牙禁止任何人未经王室的允许在新大陆寻找和从事矿厂工作。

——摘编自项冶《15-18世纪西班牙美洲殖民统治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 英国殖民者最初到达北美时,就开始注意到英国人在美洲殖民地的定居和生存问题,并对这些殖民活动的管理较为放手。关于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类型,按照起源方式分为四类:公司殖民地,业主殖民地,契约殖民地和王室殖民地。这四类殖民地,都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王室的特许状。在特许状中,英王向个人或法人团体“给予、赠与并确认”了广泛的经济特权和统治权力。这些特许状一般永久有效。

——摘编自刘天骄《英国与其北美殖民地关系的法理分析——从特许状切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班牙与英国在美洲殖民统治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与英国殖民统治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对美洲殖民地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早期欧洲主要殖民战争简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欧洲殖民扩张格局的演变及其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早期欧洲的殖民扩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长安开始的这条向西绵延伸展的古代陆路交通线,成为联结东西方的古代交通大动脉。这条大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沿着这条大道,我国大量独步世界的丝织品源源不绝地运往中亚、西亚以及更遥远的西方……西方的物产以及西域的音乐、舞蹈也接踵东来,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汉朝使节到安息时.安息王派大将率领两万人马出迎数千里,并派使臣随汉使到长安,献给汉武帝大鸟卵和“犁靳善眩人(是指埃及、叙利亚一带的魔术师)。随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远在地中海地区的人们现在也可以辗转来到中国了。

——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二 随着葡萄牙东方贸易帝国的创立,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商人的地位逐步下降。这个帝国由少数岛屿和散布于绕非洲去东方的航道上的沿海商埠组成,它们在战略上都是重要的据点。葡萄牙人依靠它们得以控制伸展在半个地球上的航路,保证了葡萄牙商船畅通无阻地往来于欧亚之间,而且在航路上每隔一定距离都有一个停泊处,以补充食物和修整船只。葡萄牙就这样成为垄断欧亚之间及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贸易的霸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怍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葡萄牙帝国对外贸易之路与汉代丝路的不同点及其成因。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

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

(2)材料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的看法?开创“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是什么?

2018-10-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对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学术界形成了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提出“中心一边缘”论,认为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在贸易上不平等,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逐渐向中心汇集,这些优势的汇集不断强化了中心国家地位。有人还指出,中心国家存在着对创新的不懈动力,通过创新,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全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网络。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此消彼长,新兴国家层出不穷,许多原在边缘位置的国家成为半边缘位置的国家,部分半边缘位置的国家成为中心位置的国家,一旦形成多个中心,则新的中心又会涌现出来。

——据张康之、张桐《在“中心一边缘”结构中重新看世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评材料中关于“中心一边缘”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小论文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做了关于殖民主义的真理性的判断: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对此理论历史学家有如下观点:第一,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破坏是本质的,实在的,长远的和多重的。第二,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重建是现象的,被动的和想象的。

将以上理论与历史事实进行比照,对其中有关殖民主义的观点进行阐释。

9 . 世界贸易反映出参与国的经济水平和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1500年以后欧洲商队路线图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初—18世纪中期欧洲的海外贸易中心和贸易方式。
材料三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材料四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五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4)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5-19世纪,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各地区之间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既有主动地迁徙,也有被迫地迁徙,请选择其中两个地区,概括其人口迁移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