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 某同学在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时设计了一张表格。请你结合所学帮助该同学完成表格的填写。

重大事件
影响
主要途径
第一阶段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
(18~19世纪中叶)

世纪市场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而承担责任,并将“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罗斯福(1933年)
回顾30年代竞相降低汇率,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货币贬值,你们完全毁掉了货币,造成了混乱。我们说,世界再也经不起那样折腾了。——怀特(1944年7月)
2. 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哪些主要机构?
20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截止到2006年,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
3. 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说明推动这种趋势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3-02-26更新 | 4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卷
2 .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2020-12-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后题 简答题专练
3 . 1780年和1860年英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
2020-12-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4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回答。

(1)上述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                      ,最有资格成为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2)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在推动西方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东方社会.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出现哪些思想变化,举两例加以说明?

2018-10-1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必修)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8年山西孝义高三名校最新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中后期英美等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1840年

1850年

1870年

1880年

1900年

25

22

25

25

21

7

7

8

10

11

8

8

10

9

12

9

11

10

11

8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上)

上表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英美等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情况。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18-03-01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6 . 在工业革命前的几个世纪中,商业革命促进了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世人眼中商人是只知道推销商品和交换货币的奸诈之徒,“教会咒骂他们,因为他们的生活专注于物质利益”。在18世纪,商人成为英国社会生活中的理想楷模。约瑟夫·艾迪逊说:“没有比商人更有用的人。他们能以互相交流的形式把人们编织在一起,分配自然的恩赐,为穷人找工作,把财物加给富人,把华丽给予伟大者”。
——摘自萧国亮等《世界经济史》
英格兰和威尔士议会统计

1660-1690年
1690-1715年
议员总数
2040名
1874名
商人议员
75名
148名


国际贸易估算值(单位:百万英镑)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土耳其
欧洲
世界
1720年
13
7
3
2
62
88
1780年
23
22
7
4
137
186

——罗伯特《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
材料二:商业革命与工业革命有着一定联系。贸易的扩大,对实际收入有着许多积极的直接影响。它向那些生产出口商品和加工进口商业的制造业提供日益增多的就业机会,投入到制造业的资本增多了。在利润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发明和技术革新感兴趣。
——摘自萧国亮等《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商人地位的新变化,并分析其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商业革命的表现。说明你是如何理解“商业革命与工业革命有着一定联系”。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嘉靖癸卯进士阎绳芳《镇河楼记》中记载:山西祁县东南诸山,明正德(1506-1521)前“树木丛茂,民寡薪采,山之诸泉,汇而盘沱水……虽六七月大雨时行,为木石户斤蕴,放流故道。……成浚支渠,溉田数千顷。祁以此丰富。嘉靖(1522-1566)初元,民风渐侈,竞为居室,南山之木采无虚岁,而土人且利,山之濯濯,垦以为田”,以致“天若暴雨,水为所碍,朝落于南山,而夕即达于平壤,延涨冲决,流无定所,屡徙于贾令(镇)南北,坏民田者不知其几千顷,淹庐舍者不知其几百区。沿河诸乡甚苦之。是以有秋者常少,而祁人之丰富减于前之什七矣”。   

材料二 “雾都”“阴霾”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 “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1954年,伦敦市出台《伦敦城法案》,控制烟雾排放;1968年修正《清洁空气法》;1974年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规定了工业燃料里的含硫上限。……另外,伦敦市中心还设立了污染检测点,警察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还推出举措清洁泰晤士河,慢慢地,困扰伦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污染恶名得以解除。

——以上材料摘编自《伦敦治理“雾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嘉靖前后祁县地区自然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雾霾的主要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雾霾的主要手段。
2017-07-1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数据中的中英历史:18世纪的中英对比图

——刘瑞中《18世纪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估计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问题:

(1)依据上图,对比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2)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因素?

9 . 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sition)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享有“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从1851年首届世博会至今,已有159年历史,2010年中国成为了世博会的主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届世博会——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有25国参加,630万人次参观。……举办这次世博会的本意在于展示英国工业技术的划时代成就。……世博会的召开不仅为英国开拓了广大的贸易新市场,而且大大促进了铁路交通的发展。……对当时等级森严的英国来说,世博会也创造了一次让所有阶层都在同一屋檐下欣赏展品的交流机会。
——据《走进世博会》
(1)根据材料一,分析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的举办对促进英国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部分世博会推出的新技术与新产品一览
年份
举办国与名称
推出的创新产品与创新技术
1851年
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
大功率蒸汽机、轨道蒸汽牵引机、高速汽轮船等
1876年
美国·费城世博会
电缆、火车头、印刷机、打字机、多路传输电报机等
1878年
法国·巴黎世博会
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
1889年
法国·巴黎世博会
连续显示照片装置和新型感光胶片等
1893年
美国·芝加哥世博会
交流发电系统、照明用电设备、霓虹灯等

——摘编自《走进世博会》
(2)材料二中所列,19世纪后半期世博会举办城市有何共同特点?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二展示的新技术与新产品,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什么变化?
材料三 泰西以商立国,其振兴商务有三要焉:以赛会(即世界博览会)开其始……此会角九州万国之珍奇,备海澨(水边)山陬(角落)之物产,非此不足以扩识见,励才能,振兴工商,兴利赖。
故各国当赛会之后,其民之灵明日辟,工艺日精,物产日增,商务日盛,此利国利民之见于后日者也。
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轮电往还,声闻不隔。
——郑观应《盛世危言·赛会》
(3)郑观应被称为中国主张“办博”的第一人。根据材料三,归纳他对世博会的认识,并说明他建议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理由。
材料四   1910年9月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成功召开。南洋劝业会除有工艺、农业、机械、通运等8个专业性展馆外,还设有直隶、四川等十多个区域性展馆。……参展的产品计420类,约100万件。……各地绅商大贾、政学首脑纷纷前来参观,南洋华侨和日本、美国也派来庞大代表团,参观人数达20万。……南洋劝业会是中国晚清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商品赛会,从其规模上看略具世博会性质……芬德林所编的《世界博览会历史辞典》一书将此会亦列入历届世博会之中。
——摘编自乔兆红《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芬德林将南洋劝业会列入历届世博会之中的主要理由。
2016-11-18更新 | 1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年)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1582年他来到澳门,通过不断“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倡导“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他还与徐光启等人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同文指算》《经天该》《万国舆图》等图书,其中也掺杂了不少宗教神话。他还将中国的《四书》翻译成拉丁文,传到了西方世界。
——摘编自《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二 李提摩太(1845~1919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卡马登郡。1869年底,25岁的李提摩太牧师如愿地登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1876年至1878年,历时三年华北大旱,李提摩太来到山西立即高效率地投入赈灾工作,他把记录灾区景象的日记和呼吁救济的报告设法送回英国。英国人设立了一个救灾捐助基金会,短时间内共募集白银二十万两,约六万英镑。1891年后李提摩太投身到广学会(注:传教士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工作中,宣传中国需要的政治、经济、法律、工业、交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首教官员,次教富绅,三教儒士,四教平民”,“如是十数年后,(中国)内不惧民多不能养,外亦不畏各大国之强,势均力敌,内外两患自消”。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都是凭借广学会出版的书籍接受最初的启蒙教育。公车上书时,李提摩太正在北京,康有为慕名来访,把引起轰动的上皇帝请愿书拿给李提摩太看。李提摩太给远方妻子的信中提到:“我吃惊地发现,我曾提出的各项建议几乎都被揉进了请愿书中,并被浓缩在一个绝妙的小小的指南针中。无怪乎他来拜访我,因为我们有这么多共同点。”1902年李提摩太利用庚子赔款建立了山西大学堂。
——摘编自刘伟波《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在华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朝晚期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变化。
2016-12-12更新 | 4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西太原高三模拟(三)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