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东印度公司成立时股本仅有6.3万英镑,到1708年增加到316.3万英镑。从1698年到1775年,英国的进出口额增长了500%至600%之间。由此可见,英国工业革命出现得益于
A.殖民地的原材料丰富多样B.海外市场和货币资本的取得
C.近代金融制度体系的确立D.人们抛弃安贫乐道的价值观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辛淑玲《浅谈社会观念的变化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社会观念变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并说明三则材料的史料价值。
3 . 瓦特研究蒸汽机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他总共获得4项技术专利,1773年英国下议院批准将瓦特的前两项专利有效期延长至1800年。马克思也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他所取得的专利说明书中。”由此说明推动当时技术革新的直接动力源于英国
A.确立了君主立完制B.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C.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D.较早形成的专利制度

4 .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2012.2


根据材料简要评述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要求:围绕材料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观点任选一种即可。)
2019-08-07更新 | 177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宜昌英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许多穷人以拾穗为生。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这一变化
A.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B.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C.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残酷性
D.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
2019-05-02更新 | 841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一中2019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农民的农产品要先出售,取得货币来交租,剩余货币用于购买铁农具、食盆等资料。农业中的商品生产逐步发展,城郊园圃业、林业、牧业、渔业商品化的程度较高。市场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市井、墟市、邑市等,遍布城乡各地,形成不同层次的市场。农业领域的商品生产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

——摘编自郑林《试论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上层建筑的巨大作用,在(英国)改造农业方面得到了典型表现。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城镇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对商品粮的巨大需求。乔治三世在位时期(173811820年),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条以上,英国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基本确立起来,大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占据了绝对优势。农村里,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三大阶层。农业的资本主义化,鼓励了农业投资,为技术革命和机器的应用扫清了障碍。播种机、打谷机和收割机应运而生,在农业革新的高潮中,成立了农学委员会、皇家农业协会等。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农业领域商品化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英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7 .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资源因素B.市场因素C.理论因素D.劳动力因素
2019-01-30更新 | 1104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019-01-30更新 | 4211次组卷 | 12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葛洲坝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9 . 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A.市场的需求
B.资本积累的完成
C.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D.科学技术的进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圈地是以皇帝下诏的合法形式进行的,为满足满洲贵族和八旗官兵对土地的需求以及随清军入关的东北境内其他民族对土地的需求,“圈地自此始”。……“顺治四年(1647年)以前圈地数达圈地总数的89%”,到康熙五年(1666年),全国约圈地167000顷,加上各省驻防旗人所占土地,总数高达227000顷,占当时全国耕地面积的1/20以上。……清初大规模圈地导致“近畿土地皆为八旗勋旧所圈,民无恒产,皆仰赖租种旗地以为生”。

—摘编自秦维宪、薛小荣《康熙帝遏制圈地浪潮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到了18世纪,圈地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由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改变了国家由国王控制的局面,确立了议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在议会通过相应的圈地法令后进行圈地,这便是议会的私法圈地。在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了4763件与圈地有关的法案。

—摘编自王田田《英国圈地运动中的法律规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初圈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圈地运动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圈地和英国圈地运动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