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2021-10-07更新 | 382次组卷 | 5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2021-07-06更新 | 1381次组卷 | 5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700年英国国会通过议案,严格禁止由印度、波斯和中国向英国输入棉布。该政策
A.保护英国棉纺织企业的海外市场B.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C.造成英国棉纺织品生产无利可图D.扭转了对中国贸易中的逆差状态
4 . 奇波拉在《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中认为:“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英国哪些“社会文化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
①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②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思想④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0-07-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普通高中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9-10高三上·北京东城·期末
5 . 在近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产生了不可阻挡的推动力量。结合英国的相关史实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结合史实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和国王的关系。

材料



英国工业革命图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不到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英国的面貌。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从哪些方面改变了英国的面貌?
(3)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作用。以英国为例,概括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互影响。
2020-02-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6 .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农村中世纪田园诗般的沉寂被打破,资产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农场的经营方式逐步确立,行业公会、合伙公司、股份公司冲毁行会制度……整个大不列颠——从商人到手工业者,再到农民都为对外贸易和商品生产而运转起来,尤其是与外贸有关的工场手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分料到户制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成为工场手工业新的组织形式。银行、交易所等近代金融制度产生了,拥有商业资本的商人享有对许多领域的选择权,相应产生了相关学说和政策。英国社会活中那些本已接近寿终正寝的陈腐关系和规范失去了效力,旧的制度被彻底打破了。

——摘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2020-02-06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T·斯普拉特在《增进一般知识的伦敦皇家学会的历史》中说:“我们发现每天交给‘学会’的许多极好的奇物珍品,不仅出自博学的、专门的哲学家之手,而且来源于技工的工场、商人的航海、农民的耕地以及绅士的种种运动、养鱼塘、猎园和花园。”这表明
A.工业革命方兴未艾B.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C.技工引领发明潮流D.发明创造逐渐走向平民化
8 . 据学者研究,英国早期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英国总人口与城市总人口(万人)
年代全国总人口城市总人口城市人口所占比例
1520年24012.55.25%
1600年41133.5(伦敦22万人)8.25%(伦敦占有5%)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化
A.未摆脱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藩篱
B.受制于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
C.政治中心严重制约其他地区发展
D.催生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2019-07-11更新 | 639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同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D.社会结果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10 . 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 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
2019-01-30更新 | 1779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育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