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依据如表,这些规定(        
时间英国政府规定
1685年对“所有印花棉布、印度亚麻及所有印度制造的丝绸制品”征收10%的税
1721年在英国境内禁止穿着用印度白布染成的印花棉布衣服,售卖印度棉布完全成为非法行为
1774年在英国销售的棉布须完全在本国纺织而成
A.使印度成为英国棉纺织品倾销地B.说明英国始终致力于推行自由贸易
C.旨在以经济掠夺取代武力扩张D.客观促进英国棉纺织部门技术革新
2023-07-2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2021-10-07更新 | 382次组卷 | 5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2021-07-06更新 | 1380次组卷 | 5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中国、印度输入染色的棉织品,棉纺织品一时在英国“洛阳纸贵”。这一法令
A.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B.推动了英国棉纺织技术革新
C.开始了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D.刺激了英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2021-03-18更新 | 480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学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00年英国国会通过议案,严格禁止由印度、波斯和中国向英国输入棉布。该政策
A.保护英国棉纺织企业的海外市场B.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C.造成英国棉纺织品生产无利可图D.扭转了对中国贸易中的逆差状态
6 . 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首相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从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阿克莱特的成功,引发了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的热潮,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工厂纷纷涌现。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蒸汽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19世纪初,汽车、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势力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增长。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人口激增,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媒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


(1)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分析清楚,归纳准确完整。)

材料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趋势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材料三



(3)阅读上表,从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某一个侧面,选出两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例如:关键词:国民党、三民主义

主题: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添加关键词:孙中山

7 . 近代英国制度的创新

材料英国的霸权与近代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型也就没有它的世界霸权。……在近代世界,英国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引领时代潮流,并迅速崛起成为欧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的。一个时代潮流,往往表现为一种新制度的出现,谁能够做到制度创新,谁就走到潮流的最前面。制度创新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制度,为未来指引方向;二是使原有制度不断更新,不断保持活力,能够与时俱进,这二者在英国都得到了体现。

——钱乘旦《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依据材料和所学,举例说明17-19世纪英国制度创新的表现。并谈谈你对英国“没有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型也就没有它的世界霸权”这句话的理解。
2020-04-15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农村中世纪田园诗般的沉寂被打破,资产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农场的经营方式逐步确立,行业公会、合伙公司、股份公司冲毁行会制度……整个大不列颠——从商人到手工业者,再到农民都为对外贸易和商品生产而运转起来,尤其是与外贸有关的工场手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分料到户制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成为工场手工业新的组织形式。银行、交易所等近代金融制度产生了,拥有商业资本的商人享有对许多领域的选择权,相应产生了相关学说和政策。英国社会活中那些本已接近寿终正寝的陈腐关系和规范失去了效力,旧的制度被彻底打破了。

——摘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2020-02-06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T·斯普拉特在《增进一般知识的伦敦皇家学会的历史》中说:“我们发现每天交给‘学会’的许多极好的奇物珍品,不仅出自博学的、专门的哲学家之手,而且来源于技工的工场、商人的航海、农民的耕地以及绅士的种种运动、养鱼塘、猎园和花园。”这表明
A.工业革命方兴未艾B.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C.技工引领发明潮流D.发明创造逐渐走向平民化
10 . 据学者研究,英国早期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英国总人口与城市总人口(万人)
年代全国总人口城市总人口城市人口所占比例
1520年24012.55.25%
1600年41133.5(伦敦22万人)8.25%(伦敦占有5%)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化
A.未摆脱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藩篱
B.受制于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
C.政治中心严重制约其他地区发展
D.催生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2019-07-11更新 | 639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同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