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圈地运动被注入新的活力。由于得到资产阶级政府的认可,它已经从“私人的暴行”变为可以向国会提出请求并得到国会批准的合法行动了。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使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资本主义大农场经营方式的采用,系统选种制的采用,耕作方法的改进,土壤的改良,新肥料的施用,农机的推广……满足不断扩大的非农业人口的市场需求,从而为大工业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   亚当·斯密曾描述英国一个制扣针手工工场内的分工:扣针的制造约分为18道工序。在一些工厂,这18道工序分别由18个专门工人担任。因此,10个人每天能制针4.8万枚……如果他们全部独自分别工作……或许连一枚针也造不出来。

——摘编自【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

材料三   早期强盗式的殖民掠夺,逐渐转变为经济剥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列强)采取较为平和的贸易方法,以廉价商品为武器,以自由贸易为旗帜,在破坏这些国家原有的前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以后,逐渐把这些国家改造成依赖于国际分工的单一经济。殖民地经济可以很繁荣,但是它们的繁荣只是宗主国工业经济的补充,而且由于宗主国在工业生产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旦宗主国与殖民地开展深入贸易,殖民地的工业化进程将被迫延迟。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的认识。
2 .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下列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光荣革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B.殖民扩张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C.“黑奴贸易”提供了大量劳动力D.电的应用推动了技术的革新
3 . 18世纪,伏尔泰等很多人就谴责奴隶贸易。19世纪开始,英国、美国、荷兰、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国都先后宣布禁止奴隶贸易。奴隶贸易废止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黑人奴隶的反抗斗争
4 . 英国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期的这几十年,如同一把剪刀,将人类历史分为两半:一半是传统的缓慢的,一半是迅速的现代的。”构成这把“剪刀”的两个最重大事件应该是
A.北美独立和法国大革命B.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
C.拉美独立和科技革命D.北美独立和工业革命
2022-05-31更新 | 1519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宇通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5 . 恩格斯曾说“英国人……侵占印度,目的是要从印度输入,谁也没有想到要向那里输出。但是这些纯粹由贸易利益促成的发现和侵略,终归还是对工业起了很大的反作用:只是由于向这些国家输出的需要,才创立和发展了大工业。”恩格斯旨在说明
A.殖民掠夺推动了工业革命B.技术革新导致东方对西方的依附加深
C.市场需求刺激了技术革新D.工业革命是一次较为完整的社会变革
6 . 近代以来,工业化浪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优越的自然资源。富有创造力的工匠在先前的科学发展基础上实现了更大的技术创新。同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政府也通过鼓励新发明、新贸易和银行体系的种种法规支持了工业化的进展。

——据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19294月,苏联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中提出,“根据国家工业化、加强苏联国防力量与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总方针,工业基建投资主要用于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它要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8%”。到一五计划结束,苏联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

——据陆南泉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任举两例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技术创新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并说明苏联“一五计划”取得的建设成就。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欧的工业化,有个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时代(1500-1750年)。实际上,那时的手工工场并非十分普遍,但马克思称之为“时代”并非夸大其词,而在于指出其重要意义。在工场手工业中,尽管生产力还是手工的,生产关系则已是资本主义的了。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工业的基础,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西欧经济力量的膨胀,社会结构的变革和资本价值观念的确立,都出现在这个时代。非洲、印度的征服,澳洲、关洲殖民地的开拓,都靠工场手工业的成功。荷兰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都是手工工场发展的结果。政治经济学就是这时建立的:托马斯·曼、威廉配第的全部理论,魁奈的《经济表》,都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物。

——摘自吴承明《早期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因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场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发展”这一主题,拟定一个论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表述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8 . 16世纪,包含圈地运动在内的农业革命不断发展。农村采用新的耕作方式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提高了产量。18世纪,农业资本家获得大量财富,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日益减少、由此可见,农业革命
A.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B.是工业革命产生的驱动力
C.改变国家传统社会产业结构D.导致了农村人口大量减少
9 . 从1710年到1795年,英国采用系统选种制。推广使用新肥料和农机,使得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科学培育和饲养牲畜,使羊的平均重量从每只28磅增加到每只80磅,牛的平均重量从每头370磅增加到每头800磅。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工业革命带来的进步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D.新式经营方式的采用
10 . 英国棉纺织业是1588年由尼德兰技工引进的,到17世纪才在兰开夏建立生产中心。在此之前,它的生产基地散布于农村,不受行会和政府法规的约束,也不存在生产上的清规戒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棉纺织业(   
A.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B.冲击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C.存在有利的技术革新环境D.阻碍了圈地运动的进行
2022-05-07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