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 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变....棉纺织业是实行机械化速度最快的行业,作为英国工业的支柱,其产品需求量最大,基础也最好。英国棉纺织业很早就出现了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很容易转变成机械运动。机械化最早涉及的行业基本上都是这一类行业。纺织工业的许多发明是由未受教育的技工作出的:由于有利的经济环境,他们找到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的机.....蒸汽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大事,瓦特完成了这一技术变革。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大机器生产 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商品的输出,积累了大量资金。在此基础上19世纪末开始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在规模、深度、影响上要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得多。它的所有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没有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的突破,就不可能带动相应的许多新的工业部门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复杂,需要大型的生产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股份公司适应扩大企业规模的需要迅速发展,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适应需要而出现。

——摘鳊自周有光《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及特点。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启蒙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入才被处罚。同时,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就使科技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为安定的英伦三岛。英国早在1624年就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垄断法今》,专利法在工业革命时期保障了明人的利益,建立了激励机制,解放了生产力。

——摘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稿》

材料二18611890年美国迎来了工业化的高峰期。鼓励移民政策不仅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宅地法》颁布后,国内市场达到了最大范围,国内贸易大约等于对外贸易的20倍,甚至超过了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会通过了《哈奇法案》为各州大学提供科学实验基金。科学技术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

——搞自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英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原因。由此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3 . 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科技发明
(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一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
——丁建宏《德国通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指出其变化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德国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商品的输出,积累了大量资金。在此基础上19世纪末开始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在规模、深度、影响上要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得多。它的所有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没有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的突破,就不可能带动相应的许多新的工业部门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复杂,需要大型的生产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股份公司适应扩大企业规模的需要迅速发展,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适应需要而出现。

——摘编自周有光《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以其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在全社会领域内全面推进,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在互联网经济已成为推动和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采取更加国际化的方式,以确保其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要在产品需求量很大的国家和地区寻找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例如著名食品公司Mondelez和电商分析公司的合作关系,其在后者的帮助下,通过链接130多家零售商网站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25个新市场。

——摘编自《旋变-互联网+企业升级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2022-02-2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06年,普鲁士在耶拿战役大败后,哲学家费希特在《告德意志民族书》中提出教育领先理念,主张通过教育革新来复兴德意志民族,恢复民族的创造精神。

1808年,洪堡德被任命为国民教育署长,在短短18个月内,他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改革。在初等教育方面,减少宗教神学课,增加实用学科,实行直观教学,改进师范教育。在中等教育方面,严格挑选教师,削减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把着眼点放在高深的专门知识的研讨和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上,使德国的大学成为哲学、科学和学术的中心。在他任期间确定的教育发展方向,历经1世纪之久,除去极少量的修改之外,基本保持不变,并且对欧美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德国不仅激发了新一代的爱国精神和进取精神,而且也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中受惠。1870年,德国由谷物输出国一跃成为机械输出国,获得了“机械之国”的称号。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德国建立了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强国。

-摘编自任钟印、周采《论教育在近代各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初普鲁士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初普鲁士教育发展的原因。
2023-07-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一个鼓吹殖民主义的代表人物曾公开发表演说道:“英国必须下手干,否则就是灭亡。它必须寻找殖民地,把手伸得越远越好。……英国人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从海上和陆地将英国的势力带向世界各地。”到19世纪80年代,仅在非洲的西海岸就有15家德国公司开设的60个工厂,而传教点则达数百个以上。与此同时,德国国内也出现了要求加强德国海上力量的呼声。一个德国亲王说:“对一个年轻的国家来说,没有扩张就没有前途,没有海外政策也就谈不上扩张,而没有海军就谈不到海外政策。”

——根据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整理

材料二   掠夺殖民地是近代战争的主要起因,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正当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这些战争的继续……现代通信和交通工具的发明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距离,战争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仍然沿用近代争夺殖民地的方式,企图用战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战争一爆发,就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短期内结束战争的预想……虽然英、法等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可是战争给自身带来的打击和损失巨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殖民争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主要原因。
2021-04-28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长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十九世纪中期,英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被后起的美国、德国迅速超越。当时英国资本家把大量的资本投入到殖民地,建立工厂、开设银行、推销商品等,获取了巨额利润。英国资本家不再重视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当美国、德国大量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时,英国依然使用旧机器设备。

——摘自《英国工业革命简史》

材料二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电力输送的超快高速公路。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了对特高压的专业研究,连续将特高压输电技术列入七五八五十五计划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最终在电压控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控制、成套设备研制等特高压核心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整套技术。目前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技术方面遥遥领先世界,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标准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世界通用的行业标准,全球168个国家已经跟我国国家电网签订了该技术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专利使用权全部被我国控制。

——摘自《中国特高压技术发展纪实》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被后起的美国、德国迅速超越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意义。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22-01-0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国在兴建铁路时,机车几乎全是从国外进口的。19世纪3040年代,德国开始自己试制。技师博尔西希以一台美国机车为样板,在结构上做了改进,使机车“博伊特”号在牵引力和速度上超过了英国机车。到20世纪初,德国铁轨已经不再依赖国外供货,并开始向国外提供德国机车。……1866年,德国工程师威尔纳西门子发现了机械力量发电的原理,并于1873年改进和完善比利时技师格拉姆发明的电动机。1879年,西门子将电动机应用于交通方面,于是,电车开始行驶在各大城市里。

——摘自陶惠芬《欧美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利用》

材料二   “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这种垄断也同任何垄断一样,必然要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向。既然规定了(虽然是暂时地)垄断价格,那么技术进步,因而也是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消失了;其次,在经济上也就有可能人为的阻碍技术进步。”

——摘自《列宁选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列宁的主要观点,并以英国工业化的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工业化对中国的启示。
2020-12-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新时代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9 .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她以“欢迎、沟通、展示、合作”为发展理念,历经150余载风雨,在全球12个国家的23个城市留下了光彩的回忆,中国也日益成为世博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前半叶,自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当时的英国在世界工业中一马当先,同时资本的高速聚集和运作,英国也成为当时欧洲金融的中心……成立于1754年的英国皇家艺术协会历来承担国家展览会的组织工作,担任皇家艺术协会主席的阿尔伯特亲王具有一种与传统理念所不同的开明思想和创新精神。在他的组织下,成功举办了18471848年的工业博览会。1849年,艺术协会开始酝酿筹划规模更大的博览会时,阿尔伯特提出要求“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的设想……阿尔伯特认为: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俞力《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纪实》

材料二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当时筹委会决定在巴黎造一座标志性建筑,最后著名工程师艾菲尔的方案获得了通过,建成高达300.51米的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该纪录一直保持到20世纪20年代),成为巴黎这座美丽城市的象征……博览会期间有200多万人参观铁塔,包括英国皇太子、发明家爱迪生等名人,爱迪生在巴黎展示了他获得的约4000项专利,这使他成为巴黎世博会的中心人物。

——今日早报《世博零距离》

材料三   20世纪一些世界博览会简表(从1900年至1999年,共举办了28次)

举办时间举办地点博览会名称与类型博览会主题
1904
185天)
美国圣路易斯圣路易斯博览会
(综合)
1925
195天)
法国巴黎巴黎国际装饰美术博览会(专业)
1985
184天)
日本筑波筑波万国科技博览会(专业)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93
93天)
韩国大田大田世界博览会
(专业)
新的起飞之路
1999
184天)
中国昆明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专业)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51年英国能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这次盛会在交通方面还可能展示哪些新发明?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下半期与上半期相比,世界博览会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
2021-01-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的“铁路时代”是以1830年第一条铁路的诞生与运营为标志的。进入19世纪60年代后,已持续一个世纪之久的西进运动,使美国的版图扩大到了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的修建随之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美国铁路建设基本上采取的是政府支持援助下,由私营股份公司募集民间资本进行建设,并由私营铁路公司独立经营。到1900年,美国铁路运营里程数达到约30万公里。铁路的修建把东西部连接在一起,把中西部和南部的谷物、面粉、牲畜、烟草和棉花运到东部,同时把东部城市的工业品运到西部新开发的地区。大批移民也随之定居于中西部地区,同时推动一些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为了适应与英国不同的地形,美国在火车头上创新性设有封闭式驾驶室和排障器。

——摘编自顾宁《美国铁路与经济现代化》

材料二:清末铁路初兴之时,分线修筑,建成的铁路按线设置管理机构管理运营。随后铁路有了发展,线路增加,但多属借外债修筑的铁路。清末国有铁路共修筑了1955.9公里,其中主要靠外债修建的铁路占81.29%。除国有铁路外,还有省营、公营、公私合营、民营等多种形式、多种性质。几乎每条铁路都由当时地方洋务派,如李鸿章、张之洞等强势人物牵头申办、出面张罗或直接操办而修成的。

——摘编自李占才《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色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美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晚清铁路建设所呈现的突出特征,并谈谈从中得出的启示。
2020-05-1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