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与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   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英国汉斯·毫斯赫尔

材料三   两次科技革命引起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在世界上牢固地确立了统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形成垄断,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是资本主义因生产力的发展而对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一概括蒸汽机诞生的历史意义。
(2)简述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演变历程。
2022-01-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江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次工业革命成就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棉纺织: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运输:[美]富尔顿—轮船,[英]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1.电力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并引起交通领域的革新汽车、飞机)
3.化学工业的发展
4.钢铁工业的进步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许多重大决策落实还没有形成合力,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

——摘编自习近平2018《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哪些不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我国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化是近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对工业革命和工业化道路的研究持续不断。


(1)一百多年来,围绕工业革命的争议一直未平息。在探索“工业革命”这一主题时,你认为应该如何辨析下面这些材料?

材料一   2003年美国历史教科书《工业、改革和帝国:1750-1900》有六章内容直接涉及到了工业革命,其中第三章“从农场到工厂”划分的小节主要包括:“不再在家工作!”“工厂是怎样创造城镇的”“什么是‘黑金'”“一个‘血汗工厂”的终结”等。2014年美国部分高中所用教科书《西方社会的历史》第20章“能源与工业中的革命,认为“工业革命开创了经济增长具有持续性的时代”。

材料二   1854年,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写道,“请先看看故事的发生地:库克镇。镇上满是机器和高大的烟囱,烟囱没完没了地冒着黑烟。这里有脏兮兮和散着怪味的河流.生活的舒适,与这里无缘。”1814年瑞典企业家埃舍尔在日记中写道:“我在利物浦参观了很多造船缆绳工厂,车间里的机器给我留下了最深刻印象。操作机器只需很少的工人。要达到这样的效率水准,我们瑞士的工厂必须换掉所有的员工并训练新一代的学徒。”

材料三   印度国民大会党温和派领袖巴纳吉赞美“英国对印度造福无穷,给了我们秩序、铁路和欧洲教育,全国为此对英国表示感激。”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代表达达拜.挪罗齐在《印度的贫困和非英国式的统治》里论述:印度财富大量流入英国,1867年约为800万英镑,1870年为1200万英错。英国在印度长时期标夺的财富主要在英国消费,造成印度财富的单纯外流,这是印度贫困的根源。


(2)从下列材料中提炼两条促进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根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提炼因素正确;说明充分;逻辑合理)

材料四   近代美国、德国和俄国的工业化

美国美国工业革命从移植英国技术开始,但很快创新了标准制度,通过机器和掌件的标准化,促进了大规模生产;1790年,美国国会通过首部专利法,1890到1900年,美国政府颁发了234956项专利证书;1896年,美国通过战争夺取墨西哥领土,经济区域迅速扩大;钢铁和汽车工业是美国工业增长中占重要地位的产业,1899年美国钢产量占到世界钢产量的43%并在激烈的竞争中滴现出汽车大王亨利福特;1900年,资本额在百万美元以上的美国大企业已比比皆是,它们占企业总数的0.9%,却占工人数量的25%和工业产值的38%;1860—1915年到达美国的移民总人数为二千八百五十余万。
德国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德国交叉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采矿与冶金钢铁工业成为德国领导性的工业部门;1905年,德国垄断组织遍及采煤、电气等工业部门;德国政府实行高关税政策,保护民族工业并大力资助私营企业。在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政府对经济的改革措施都是以政令方式颁布实施;19世纪末,德国所占殖民地不到英国的1/10。从大陆扩向全球,建立幅员辽间的殖民帝国,成为威廉时代对外政策的重心。
俄国19世纪中期一批英国工程师到俄国设厂并向俄国输出机器和技术人才;19世纪50年代俄国棉纱生产的集中,使大型棉纱厂添置机器织布,机器印花,向联合型方向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俄国奉行鼓励民族工业发展政策:1861—1875年先后授权141家机器制造企业免税进口金属;1860—1879年,俄国机器制造企业增加近1倍,产值增加了5.5倍,但重工业这一关键部门的资本主义改造仍极为缓慢。
2020-12-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制的革命……19世纪70年代前的英国,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曾慧琴《“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和生命周期论》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于什么地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019-05-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工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运输和通信技术得到极大增强,……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的增加了西方世界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图二的两项成果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这两项成果分别得益于哪种动力装置的发明?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
2018-10-21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钱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1)材料描述的我们这一世界处于哪一次工业革命阶段?
(2)材料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出现的先决发明有哪些?
(3)材料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史实说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2017-10-19更新 | 611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年份1870年1900年
企业总数808669
产量(吨)320000029500000
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

材料三: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突出变化,分析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形成这一特点的具体原因。
9 .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中国与世界日益连成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纪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的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二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
(4)这些变化在经济上给中国带来了何种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