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2022-06-09更新 | 11244次组卷 | 6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练习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摘编自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等

材料二   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4 . 阅读19世纪中后期美国百万富翁数量统计表,对此表认识最准确的是
A.重化工业已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B.财富集中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C.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D.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
2020-10-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883年4月,北美的铁路大亨们决定,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到4个。11月,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正式施行。没过几天,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美国
A.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B.垄断渗透到社会生活
C.科学技术水平领先世界D.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
2020-01-11更新 | 98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6 . 资源配置和能源利用是人类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延长的16世纪扩张”实际上是从15世纪初开始的,它持续到17世纪乃至18世纪。这次扩张……中国等主要亚洲国家,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内的贸易都迅速增长,收入和消费也可能迅速增长。在政治上,这次扩张表现为中国明一清帝国等亚洲主要国家的兴盛。……最终,中国成为最大的白银“秘窖”。由于中国具有相对更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储了更多的白银。但是,中国和其他地方一样,新增的货币造成了有效需求的增长,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支持了人口的增长。但是在政治经济体不够灵活、缺乏扩张能力的地方,生产的增长跟不上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的增加就未能促进生产、消费以及人口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增长促成了通货膨胀。欧洲就是这种情况。

——摘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三   要探究人类经济与文化的生态影响,特别有收获的研究领域就是欧洲人在过去500年,以最大数量的收获而席卷的那些领域。尤其到18、19世纪的资源配置完全就是全球性的了,而其将污染因子释放到大气中的规模、浓度和种类来说,也可说是一场对大气的革命。

——威廉·贝纳特《环境与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西欧扩张开始的事件及对世界的影响,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虽强盛但没能实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至18、19世纪时欧洲是如何完成全球性的资源配置的。
2019-09-1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西省运城市永济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训练历史试题
7 . 从19世纪后期起,大型工业企业开始在国家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所有大型企业的新形式中,制造业无论是在资本构成、生产效率还是在技术进步、知识更新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头。这说明
A.手工工场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B.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了工业规模
C.制造业承担了大部分的科研工作
D.垄断企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2019-05-02更新 | 326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8 . 1878年,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卡特尔组织由1879年的14个发展到1895年的250个,到1911年又增加到600多个。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这表明德国
A.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效尤为显著
B.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
C.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
D.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
2018-04-13更新 | 13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世纪的英国,经过国王和议会授予公司特许组建了垄断公司……19世纪中叶以后,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19世纪中期后,不仅英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1904年美国有托拉斯318个,它们存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其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本行业生产的80%以上。这种变化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C.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D.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与经济管理演变
2017-12-08更新 | 972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10 . 下表是1900-1901年英、德、法、美四国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比重。对该表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城市人口高于其它三国
B.德国工业增长率远高于美法
C.城市化与工业增长率成正比
D.四国工业化发展状况不平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