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确立的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是(     
A.手工工场制B.大工厂制C.垄断组织D.跨国公司
2023-09-27更新 | 159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

材料一: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材料三:判定是否存在工业革命大致有三种标准,第一个标准即是否引发生产方式变革,并且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能力,进而出现一些新的产业形态。第二个标准即是否深刻地影响社会生活。……第三个标准即是否有标志性的技术和产业。

——冯飞《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回答问题: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
2023-05-18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60年代,德国产业工人的数量约为200万,1882年增至410万,占就业人数的45%。与此同时,德国工人组织起来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1863年,他们建立起全德工人联合会,1875年又建立起统一的德国工人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这可用来说明(     
A.德国成为当时国际工人运动中心B.德国旧制度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C.工业革命改变了德国的阶级结构D.经济发展助长了德国工人政治诉求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空前未有的纵向和横向发展,不论是发展速度或规模。但在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它面临着难以解救的矛盾。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不外是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资本主义势力伸向全世界,可以说是“无远弗届”。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谈谈你对文明交往形式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列强实现其势力“无远弗届”的手段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分析指出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横向发展”过程中“难以解救的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日前,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美好的旧时代'人数众多的小中间阶级已经被工业摧毁,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材料旨在强调工业革命(     
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C.致使贫富矛盾激化D.推动工厂制度的产生
6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工业革命并未随着铁路、跨大西洋汽船和电报通信的出现而结束……持续到19世纪的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据此可知,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     
A.密切了科技与生产的联系B.以交通工具的创新为前提
C.催生了大规模垄断性组织D.在大西洋的两岸同步推进
2022-07-15更新 | 194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将商人手中空闲的资本全部运用于工业生产中,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生产与资本的集中,还加快了企业之间的更新速度。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垄断组织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资本的盲目扩张导致了无序竞争
C.工业革命引发了自由放任思想的兴起
D.科技进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8 . 如表反映了19世纪末美国主要大型公司的形成过程。这反映出美国这一时期(     
部门公司并购发生年份并购公司数目被并购产量占总产量比例
烟草美国烟草1890~1904年150家90%
橡胶美国橡胶1892年12家50%
石油冶炼美孚石油1880年400家84%
打字机联合打字机1892年5家75%
糖业美国炼糖1893年55家70%~90%
A.民主政治体制遭到严重破坏B.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
C.生产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质的调整
9 . 下表所示是德国1871年和1910年的城市人口状况。此表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德国(       

城市的等级

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百分比)

1871

1910

10万以上

4.8

21.3

1万人

7.7

13.4

2千~1万人

23.6

25.4

2千人以上

63.9

39.6

A.政治统一促进了人口增长B.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C.农业人口向城市快速涌入D.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美、英、俄、法、德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

国家英国德国美国法国俄国
1870年22%8%13%(1872年数据)10%(缺资料)
1913年15%11%13%8%4%

——据[]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任意选取其中一个国家,对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变化趋势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先概括趋势,再进行解释;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