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下图分别为1500~1900年欧洲和印度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变化情况。造成欧洲与印度数据变化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统计学》

A.生产方式的变革B.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C.文化程度的差异D.自然经济对工业文明的抵制
2 . 到19世纪末,世界经济体分成了核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三个部分,新兴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国处于生产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高工资产品所在的核心区,传统农业国则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呈现出低度发展和边缘性发展的状况。这反映出当时(     
A.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D.世界各国间的依赖程度加深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期近代(约1500-1800年),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通过探险、殖民,编织了一张全球贸易网络,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开始形成。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商品可划分为四大类:黑奴贸易;香料、饮料、烟草;日常用品;贵金属。西欧国家率先建立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网络,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动和优势地位,利用这种地位从亚洲进口商品,通过黑奴贸易,把大量非洲劳动力输往美洲,使美洲成为欧洲重要的产品和商品生产地。贵金属是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网络运行的重要媒介。

表1600-1800年欧洲人均拥有白银数量

年份欧洲人口(百万)每年净节余数量(吨)欧洲人均拥有白银数量(克)
1600年1001451.45
1700年1202201.82
1800年1804052.25

——摘编自施诚《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及财富流向》

材料二   1870-1913年,世界贸易仍被主要大国所控制,但与工业革命时期不同,英国已无力单独垄断世界贸易,现在是英、美、德、法四强在世界贸易中共同占据统治地位,它们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始终维持在50%左右,在世界制成品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一直超过80%。

——摘编自郭吴新《20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格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70-1913年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及原因。
4 . 有学者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看作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企业;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

——摘编自【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1.0时代”“2.0时代”“3.0时代”之中任选一个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2年,“钢铁大王”卡耐基把卡耐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卡耐基钢铁公司,至此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的65%,钢铁价格也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导致钢铁价格大降的主要因素是(     
A.家族公司的组建B.自由竞争时代的结束
C.重化工业的崛起D.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因素,也是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外在表现。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多作为商品流通过程的要素而出现,由于货币的媒介作用,时间与空间因素被引入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流通允许交换过程中时间的延伸与空间的拓展,当空间拓展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世界市场。马克思将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相联系,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扩张的过程。同时指出大工业“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部分国家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各民族间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强,人们必须通过与他国建立联系才能满足消费需要,其生产和消费都带有世界性。

——摘编自张毓颖《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该观点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建立起来B.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C.资本主义列强完成对世界的瓜分D.发达国家开始剥削发展中国家
2023-01-18更新 | 1312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一欧洲学者估算的19世纪的欧洲国民生产总值,但这样的估值在细节上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


表1部分欧洲国家的成人识字率(百分比)

国家1850年900年
苏格兰8094
苏格兰和威尔士67-7096
法国55-6083
普鲁士8088
意大利20-2552
西班牙2528

表2部分欧洲国家的小学入学率(每万人)

国家1830年1850年1900年
德国170016001576
英国90010451407
法国7009301412
西班牙4006631038
意大利300463(1860)881

——以上材料均出自(美)龙多·卡梅伦等著《世界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欧洲国民经济发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样的估值受到质疑的原因。
(2)能否根据材料二论证材料一?请说明你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历史研究中收集史料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2022-10-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9 . 图是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对图中数据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世界城镇化趋势
A.二战后的城市化进展得益于不同类型国家均衡发展
B.不断发展的工业化水平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
C.1800年至1850年期间城市化进程最显著的国家是美国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是城市化进程的唯一表现
10 .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这句话揭示了
A.资产阶级对财富的追求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动力
C.东西方贸易往来的扩大D.加快了工业资本的积累
2022-05-3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皖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