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2022-06-09更新 | 11326次组卷 | 68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密极力主张自由放任经济,打破关税壁垒、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认为它违反了“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原则”。在斯密看来,自利与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基于利己心的经济自由思想,始终贯穿在斯密的《国富论》(1776年发表)中。

——摘编自张阳《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

材料二 到19世纪末叶,成年男子的选举权已在西欧大部分国家起作用。甚至备受推崇的自由放任主义原则也逐步修改。以往,政府对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干预一向被看做是对自然法则的作用的干涉,是有害的、无效的。不过,就劳动者而论,这一理论上的主张与基本事实并不相符。公民自由权和选举权不能使劳动者免受由失业、疾病、伤残和老年引起的贫困和不安全,因而,他们利用选举权和工会组织迫切要求实行社会改革。在这种压力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主义发展起来,它承认国家对全体公民的福利所负的责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晚期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新的、民主的自由主义的发展原因及其主张。
2021-09-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统计,1860—1870年德国工业年均增长为2.7%;1870一880年为4.1%;1880-1890年为6.4%。其增长速度远超英法等国,仅次于美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统一的完成B.民主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开展D.对外战争的刺激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巨型工业企业中,大银行通常是最大的股东和资本的提供者、合并的组织者,无论是前期出现的卡特尔还是更高级的托拉斯,莫不是如此。这表明当时的德国
A.垄断组织的形式更为完善B.金融资本已渗入政治生活
C.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D.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78年英国冶金技师托马斯发明了碱性转炉,使用含磷量高的低质铁也能炼出优质钢。这一改进的后果是惊人的,1880~1914年,英国钢产量由200万吨增加到700万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英国
A.继续引领世界钢铁业发展B.新兴工业部门取得重大成就
C.成为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D.技术革新促成传统工业进步
6 . 下图为1913年德国和美国生产的电气产品占全世界电气产品的比重对比图。据此可知,当时

A.美国电气工业出现停滞
B.德国电气工业最为先进
C.美德垄断世界电气工业
D.德国电力应用较为广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表中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18701900
企业总数(个)808669
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
产量(吨)320000029500000
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

表中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8 . 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6-06-24更新 | 168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焦作一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