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历史的多元解释】

材料一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摘编自李贽《藏书》

材料二   孔子的第一价值是非宗教迷信的态度,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

——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与中国》(1937年10月)

材料三   整个19世纪,儒学在西方的形象每况愈下,直至堕入黑暗深渊。20世纪前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德国这样对人的困境感到绝望,德国再次形成了一个尊孔的学术团体。这些德国思想家认为“孔子最让人景仰的是道德人格的完全独立,不受外部金钱或权威的影响”“欧洲应该像孔子所追求那样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方厚生《20世纪初西方文化危机中的孔子形象·以德国为例》

以上对孔子的三种不同评价,可以反映出历史解释的多元视角请,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的视角出发,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27更新 | 227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工业革命开始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完全形成,这个过程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封闭孤立状态,一方面推进了世界经济与文化交流,但另一方面带来的却是一个极其不平等和不均衡的世界经济与政治秩序。这一秩序主导了18世纪以来的全球治理模式,并把资本输出和对外战争以政治的面貌显示出来,使得国际政治充满了谎言、暴力和霸权主义。同时,也因资本主义自身矛盾和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全球治理模式向以社会公平原则主导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新秩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逐利原则主导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外运行逻辑。

——摘编自冯莉、肖巍《资本、战争与全球治理》

材料二   中国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要求打造一个体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的正是中国这个具有原创性古老文明国家,把发展自己与发展人类文明和谐地统一起来的、惠济天下的大国胸怀和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创新是它的整体思维,不仅超越了西方选举驱动的政党政治的局部和短期利益观,而且还具有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整体合力。而中国将现阶段世界发展大势和自身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交织一处,更是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利益汇合的全方位的战略发展愿景。它旨在推进各国经济全方位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的现象,使得世界各国人民都有机会来享受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展现出中国向人类文明提出的一个永久性道德价值和终极关怀。

——摘编自蔡亮《试析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树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以前的全球治理模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治理模式的认识。
2020-03-0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美关系不仅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也是具有广泛世界影响的双边关系。对中美关系的研究始于19世纪20年代,最初目光聚集在对华航海贸易上。

材料一 中国的丝绸、瓷器、棉布和茶叶早已吸引着北美十三州的人民,特别是茶叶贸易,更激发了十三州人民的反英独立运动。……1784年,美国在建国后派出第一艘开往东方的商船“阿特莱”号,目的是用它满载的人参去换取双倍价值的中国新鲜茶叶。同年,美国商人罗伯特·莫理斯和丹涅尔·巴驾联合打造了一艘名叫“中国皇后”号的360吨的木帆船,从纽约启程,横渡大西洋,绕过好望角,经过188天航行,最终驶进了珠江,停靠在广州南郊黄埔港。美国商人在广州将带来的人参、羽纱、毛皮、铅和棉花抛售一空,然后收购茶叶、丝绸、瓷器、南京土布和无数惹人喜爱的商品。“中国皇后”号从广州装载的中国货共有4498担,其中红茶2460担,绿茶562担,占了全部货物的三分之二。其余的货物有土布24匹,瓷器96担,丝绸490匹,肉桂21担,还有黑胡椒、银器、漆器、牙雕、丝手套和服装,总共值银71767两。这些中国商品对美国人展现了一个新天地,预示了将在美国社会上掀起一股比欧洲大陆已经晚了许多的中国热。航行进行顺利,商业上更是十分成功,为投资者获取了相当于总投资额四分之一的利润,获取净利30727美元。新英格兰商人从此喜出望外,赛伦、波士顿、普罗维登斯、纽约、费城的商船相继开赴广州,迎来了美国商船开展中国贸易的热潮。……到1803年,美国对华贸易总值不但凌驾于英国之上,而且超过了欧陆国家对华贸易的总和。

——摘编自《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由于独立后美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农业国,没有工业品可供出口,因此中国在早期的中美贸易中一直享有顺差,美商主要用白银支付逆差,从而使中国得到相当多的硬通货。为缩小贸易逆差,美商从19世纪初开始,也紧随英国鸦片商向中国走私鸦片。

第二次美英战争后,美国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对华商品贸易中的本国工业品逐渐增加。1826年,美国开始对华输出自产棉布,约值1.5万元;1835年,输往中国的美国棉布已价值17万元;1838年更增至50万元,该年度美商在华贩卖的英国和欧洲的棉布价值只有2.5万元。

——摘编自金卫星著《中美关系史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美贸易初期发展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初美国对华贸易呈现的新变化,简析产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