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
A.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
B.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文明的扩展
C.交通工具变革成为文明演进关键
D.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
2019-07-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表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发展的历程。这说明
时间工具经济要素的变动
公元前4世纪铁器的使用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的普遍出现
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集团公司日益增多
20世纪中叶第三次科技革命自动控制系统问世

A.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逐步降低
B.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
C.生产工具革新激化劳资矛盾
D.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创新
3 . 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体现了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推动了法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适应了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2019-07-09更新 | 472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指出,国际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的基本准则。工业革命以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再到分散化发展的变化趋势。

——据“百度百科”等整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中国际贸易主要倡导国的三种变化趋势,任选一种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入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一百六十多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度。
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