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确立的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是(     
A.手工工场制B.大工厂制C.垄断组织D.跨国公司
2023-09-27更新 | 159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国外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从材料中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B.世界各地产品已打入欧洲市场
C.资本输出完全取代商品输出D.英国正式成为“世界工厂”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写作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对“世界"范围和中心的认知形成认知的原因
公元前
5世纪
(古希腊)
希罗多德
《历史》
包括希腊地区、西亚、北非、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1)
公元前
2世纪
(西汉)司马迁
《史记》
以中原为中心,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2)西汉稳定与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儒家思想的影响;丝绸之路开辟;史学传统;司马迁个人学识、游历等因素。
14世纪(阿拉伯)伊本·赫勒敦《阿拉伯人、波斯人及柏柏尔人史》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诸国为主体,其周国地区不过是阿拉伯世界的陪衬。(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阿克敦
《剑桥近代史》
包括了世界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突出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4)
21世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从全球整体的视野审视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淡化单一地区或国家的个性和特殊性。(5)西方优势地位的逐渐丧失;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史观”的直接影响。

自古以来,史学家编撰史书的过程也是选择和解释的过程,无不带有他们所处时代和文明的影子。请参照表中“形成认知的原因”(2)(5),从(1)(3)(4)中任选两个予以完成。
2022-08-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具有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表现如下(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更紧密结合
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③取得了更丰富更重要的成果
④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发生根本变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后半期,更多企业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实验来追寻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体现了(     
A.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B.技术管理呈现制度化趋势
C.垄断组织追逐高额的利润D.旧工业生产模式不复存在
2022-07-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自古以来,史学家编撰史书的过程也是选择和解释的过程,无不带有他们所处时代和文明的影子。
写作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对“世界"范围和中心的认知形成认知的原因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包括希腊地区、西亚、北非、多瑶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1)古希腊地处“三洲要冲邦,地理环境特殊:古典时代希腊文化荣、开放:工可业发达:移民与战争。
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迁《史记》以中原为中心,东起朝鲜,西这大夏、安息。2)西汉稳定与繁荣:统一多民族回家疆域辽阔;儒家思想的影响:丝绸之路开辟:史学传统:司马迁个人学识、游历等因素。
14世纪(阿拉伯)伊本·赫勒救《阿拉伯人、波斯人及柏柏尔人史》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诸国为主体,其周国地区不过是阿拉伯世界的陪衬。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阿克敦《剑桥近代史》包括了世界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突出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4
参照表中“形成认知的原因”(1)(2),任选(3)(4)之一予以完成。
2022-07-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21年,卓别林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福特工厂的流水线,当时人们把福特看成是创造奇迹的大师。但15年后,福特却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也讽刺了福特和他创造的流水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进步加重对工人剥削B.工业发展加剧环境污染
C.经济大危机冲击工业生产D.垄断组织控制国家经济
8 .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9更新 | 268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晋江平山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1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之后的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

187031.8%23%13.2%10%
191314%38%16%6%

——整理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至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撑的政治、经济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科技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其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