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在1815年开始能源结构向以煤炭为主的转型。不过,直到1850年之前,木炭炼铁产量仍占德国全部铁产量的90%。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其在德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也稳步上升。1850年时德国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已经接近43%。受限于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的不足,德国积极巩固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系统。德国通过大力发展火电事业来达至此一目的。德国19001970年间人均发电量在欧洲首屈一指。直到现在,德国在电力技术应用领域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一以英荷美德四国为中心》

材料二   


有学者形象地形容,人类的能源转型经历了由“固体”到“液体”,再由“液体”向“气体”的转型,替代能源中碳元素的减少,氢元素的增加,更确切的形容能源转型,可以称之为能源的低碳转型。

——邹才能等《能源革命: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一20世纪德国能源转型的特征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能源革命的演进规律。
2022-08-1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革命中跨越】
甲: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大发展,……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摘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1)材料甲中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次技术革命的经济影响,并写出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
【改革中前进】
乙: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摘自1921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丙:1933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2)写出材料乙反映的核心史实,并概括苏俄采取此措施的作用。根据材料丙列举新政在金融领域采取的举措。
【合作中共赢】
丁: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意、日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部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美国海报上的文字写着“团结,我们就能获胜”。(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
(3)写出材料丁中“日本偷袭珍珠港”对二战进程的影响。根据此材料,概括盟国最终获胜的关键。
2022-07-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14年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常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多个工业国家的崛起打破了英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摘自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材料二 二战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一方面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力量对世界市场整合的推动,另一方面体现在运输、通讯技术的革新,使物质与信息的流动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

——摘编自林苏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吸收更多的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从而提高制造业和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和经济风险。

——摘编自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走向成熟的动力。
(2)根据材料二,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2019-05-18更新 | 145次组卷 | 6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作业12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4 .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摘编自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1640—1870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3)利用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②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家庭的演变与近代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英国社会,家庭生产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生产的主要环节是在工匠的一家一户的劳动单位中进行,户主对家庭成员仍具有在经济生产和生活方面进行管理的职能。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大机器协作生产方式兴起,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业和手工作坊被排挤、吞并,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功能也就日益让位于工厂中组织的大规模工业,……父亲不再具有劳动组织领导人的地位,由此失去了支撑他对于户内成员权威的强大的支柱。

——孟庆芳《试析16—18世纪英国家庭的演变》

材料二   工业革命纺织机的出现,为劳动妇女提供了走出家庭的机会,中产阶级妇女也逐渐走近变化中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各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英国妇女在1928年也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选举权。……家庭内部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的经济依赖减弱,……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不再是经济而是感情。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涅托夫勒认为在核心家庭中,“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前后英国家庭功能出现的变化,并指出影响这一变化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家庭关系的进步之处,并分析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政治经济影响。
6 . 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sition)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享有“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从1851年首届世博会至今,已有159年历史,2010年中国成为了世博会的主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届世博会——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有25国参加,630万人次参观。……举办这次世博会的本意在于展示英国工业技术的划时代成就。……世博会的召开不仅为英国开拓了广大的贸易新市场,而且大大促进了铁路交通的发展。……对当时等级森严的英国来说,世博会也创造了一次让所有阶层都在同一屋檐下欣赏展品的交流机会。
——据《走进世博会》
(1)根据材料一,分析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的举办对促进英国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部分世博会推出的新技术与新产品一览
年份
举办国与名称
推出的创新产品与创新技术
1851年
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
大功率蒸汽机、轨道蒸汽牵引机、高速汽轮船等
1876年
美国·费城世博会
电缆、火车头、印刷机、打字机、多路传输电报机等
1878年
法国·巴黎世博会
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
1889年
法国·巴黎世博会
连续显示照片装置和新型感光胶片等
1893年
美国·芝加哥世博会
交流发电系统、照明用电设备、霓虹灯等

——摘编自《走进世博会》
(2)材料二中所列,19世纪后半期世博会举办城市有何共同特点?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材料二展示的新技术与新产品,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什么变化?
材料三 泰西以商立国,其振兴商务有三要焉:以赛会(即世界博览会)开其始……此会角九州万国之珍奇,备海澨(水边)山陬(角落)之物产,非此不足以扩识见,励才能,振兴工商,兴利赖。
故各国当赛会之后,其民之灵明日辟,工艺日精,物产日增,商务日盛,此利国利民之见于后日者也。
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轮电往还,声闻不隔。
——郑观应《盛世危言·赛会》
(3)郑观应被称为中国主张“办博”的第一人。根据材料三,归纳他对世博会的认识,并说明他建议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理由。
材料四   1910年9月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成功召开。南洋劝业会除有工艺、农业、机械、通运等8个专业性展馆外,还设有直隶、四川等十多个区域性展馆。……参展的产品计420类,约100万件。……各地绅商大贾、政学首脑纷纷前来参观,南洋华侨和日本、美国也派来庞大代表团,参观人数达20万。……南洋劝业会是中国晚清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商品赛会,从其规模上看略具世博会性质……芬德林所编的《世界博览会历史辞典》一书将此会亦列入历届世博会之中。
——摘编自乔兆红《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芬德林将南洋劝业会列入历届世博会之中的主要理由。
2016-11-18更新 | 1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科学技术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科学家占38位。下图两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的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了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19世纪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丁建宏《德国通史》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
(3)据材料三,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2020-12-0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制的革命……19世纪70年代前的英国,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曾慧琴《“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和生命周期论》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于什么地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019-05-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
(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019-03-01更新 | 523次组卷 | 18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后期四国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千米)

国别德国美国英国中国
时间1875年1890年1890年1894年
里程279602690032000483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材料二:科技与扩张

“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像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比较19世纪后期中外铁路建设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种“帝国主义”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018-06-19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