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由工业化推动而发展的交通运输业、商业等经济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很快战胜了传统的农业、手工业。使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到了19世纪50年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被誉为“世界工厂”。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城市人口占52%,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人。

——摘编自王同彤《工业革命对英国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它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为科学,它关心的主要不是增加和改进现有产品,而是推出新产品。它的效果更为迅速、成果更为巨大,因而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也更具革命性。煤和铁的时代已经被铜和电、石油和化学的时代所取代。而大量的人口都被城市所吸收,大都市大量出现,而且是全球性的。由此开始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摘编自尹海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欧洲人开辟了多条新的远洋航线。欧洲影响力的扩大有助于全球性的交通、通信和交流网络的建立……在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中诞生了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表


材料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材料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必将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意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是怎样加强的?
(2)材料二中上升曲线部分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在①和④中任选一个阶段,分析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背景,指出“崭新的时代内涵”是什么。
2022-08-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0年-1870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比较表

时段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1820年—1840年2.812.9
1840年—1860年4.843.5
1860年—1870年5.532.9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和汽轮机动力、新的通信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相应地,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到最后将世界瓜分完毕。

——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三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决定性的转折是从生命能源(即人力和畜力)为主转向对无生命能源的使用。我们所说的工业革命,其实更好的名字是能源革命。

——[]马丁·沃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820年—1870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促进世界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途径。
(3)据材料三,概括马丁·沃尔夫的观点,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进行论证。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德萨(今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集》

材料二   随着全球联系的加强,更多种类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来自东方的产品一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在荷兰,茶饮逐步被当作日常饮料,各大城镇相继出现许多茶叶店铺,为了更好地宣传茶叶,茶商在包装上印制各种各样的售茶广告。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购物,从此成为人们非常享受的一项体验。

——摘编自《经济与社会生活》及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其他先进国家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摘编自李琮主编《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世界贸易格局,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种格局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新特点?请分别列举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的重要发明(各举一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围绕“工业革命”这一探究主题,某同学搜集了下面的史料。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   1829年蒸汽机车“Rocket”号                                   2《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伦敦科学博物馆藏品)                                                (恩格斯著)

材料二

1713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独占西属美洲殖民地,黑奴的贩卖权,从法国手中夺得北美阿卡狄亚、纽芬兰、哈德逊湾一带地方。18世纪中期,英国夺得法国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夺得了西班牙的佛罗里达。18世纪80年代,英国又宣布澳大利亚为其殖民地。

——摘编自陈钦庄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高昂的仪器和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取代了孤独的发明家和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材料一这种史料对研究该主题是必须的吗?请说明理由。
(2)请说明材料二是从什么角度对该主题进行研究?材料三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特点?写出这次科技革命的两项发明成果。
(3)经历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这句话。
2022-10-0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十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

——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4年,工业革命已从它在不列颠群岛的最早的中心地大大地向外传播。实际上,这一传播已达到如此巨大的规模,以致英国这时不仅面临可怕的竞争,而且已被另外两个国家一德国和美国所超过。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位次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的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时间1860187018901900
1大不列颠大不列颠美国美国
2法国美国大不列颠德国
3美国法国德国大不列颠
4德国德国法国法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国一些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

产品年份原煤原油发电量水泥化肥化学纤维彩电
1978387543718
1997152111211

——摘编自吕政《对2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回顾》

材料三   人均占有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年份布(米)纸(公斤)纱(公斤)原煤(吨)发电量(千瓦小时)钢(公斤)水泥
(公斤)
197811.544.592.49107.98268.3633.2468.23
199720.2322.224.55130.68923.1688.57416.02

——摘编自吕政《对2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世纪中后期英法德三国工业生产方面的位次变化趋势及基本原因。
(2)材料二、三各体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主要原因。
2021-04-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洛克菲勒和安德鲁斯一道,在俄亥俄州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开始启动垄断炼油厂、控制价格计划,并很快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集团。到1878年, 标准石油公司的石油年产量达到3300万桶,业绩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1882年,标准 石油公司宣布为爱迪生发明的第一座中央发电系统提供润滑保障。同年底,标准石油公司 以信托形式,并购了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标准石油公司。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标准石油公司不择手段地疯狂敛财,以及对同行的垄断性打压,小洛克菲勒(洛克菲勒之子)成了一个富可敌国却名声扫地的人。

——摘编自林蔚仁《艾克森美孚:石油六世帝国》

材料二 在(20世纪)60年代石油会战中,全国有50。多家工厂企业为大庆生产了机电产品和设 备,200多个科研、设计单位和企业在技术上支援了会战,而全国石油系统则集中了包括部 长余秋里在内的4万多人和大批设备、物资到大庆。这4万多人在荒原上,先大规模勘探, 继之进行开发生产试验,然后进行大规模油田建设,在三年多时间里,便建成了一个年产 600万吨原油能力的大庆油田。石油会战典型地体现了“大科学”体制的特点和成效。

——摘编自段治文《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和“名声扫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美石油工业崛起方式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石油 会战”的意义。
9 .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定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

——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及最早从事的国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原因,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经济地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天气潮湿,极宜于纺织类的工业:国内急流很多,故水力很富;英国的各种工业向来不十分受各种同业公会的束缚;英国的剩余资本、技巧工人当时亦都比任何一国为多,而且各国都需要英国的物品.英国自从经过工业革命以后面目为之大变。从前的农村社会逐渐瓦解,小规模的村镇因此大都消灭。各乡农民多迁往工厂林立矿产较富的地方,大城市于是兴起。

——摘编自何炳松《世界简史·下》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及工业革命后英国面目的变化。

材料二   帝国主义就是工业发达的国家一种对外的政策,目的在于攫取退化民族所有的国家或领土,独占他们的天产,垄断他们的商业,并独享投资于他们的境内以发展其富源的权利。至于帝国主义的形式有时为直接的并吞,如英国对于印度,法国对于安南,美国对于夏威夷群岛,日本对于朝鲜。有时为势力范围的划定为将来并吞的准备,如英俄两国对于波斯,欧洲列强对于中国,英法两国对于暹罗。

——摘编自何炳松《世界简史·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帝国主义”政策对世界造成的后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