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1860年至1890年,美国农业机械资产的价值增长超过一倍;1890年至1930年,农业机械资产的价值从5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1900年至1935年,农场中的动力(机械)数量增长了8倍,而平均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了4倍。而农场主将更多的财富用来购买更昂贵的机械。这表明,当时美国
A.农业生产机械由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B.农场规模扩大加快了农业机械的运用
C.南北战争结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提D.农业科技革新与工业化进程相互推动
2022-03-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9世纪以来,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这反映出
A.工业化过程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B.城市生活开始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C.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民众的生活D.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 . 1893~1897年经济危机后,美国出现了公司合并的新高潮(见下表),这说明(     
公司数量10个30个129个……全国总计318个
资产平均总额1亿美元5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总资本额72亿美元

A.经济危机助推垄断组织的发展B.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C.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D.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 . 如图是1872年英、美、德、法四国在华洋行数量统计图,此图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大受压制
C.英国是当时在华利益最大获得者
D.西方国家在华利益的分配与自身实力相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汽车和航空工业的兴起。1886年德国人奥托研制成功内燃机,1886年本茨发明了第一台汽车。1900至1929年美国汽车的等级总数由8000辆猛增到2675万辆,平均每4个人就有一辆汽车,美国已成为“汽车王国”。内燃机的发明也为人们翱翔天空提供了理想的能源。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飞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有24家飞机制造厂,年生产飞机 21000架。汽车和航空工业兴起标志着交通运输业的第二次革命,它推动了钢铁、石油等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徐玮《世界历史》1989第6期


请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历史知识加以论述。
2022-02-2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第四中学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9世纪70年代初,全美国66个盐业公司互相展开剧烈竞争,导致食盐销售价猛跌。为了制止价格进一步下降,各公司在1876年组建了密歇粮食盐协会。各成员公司在生产方面仍保持独立,但在销售领域则完全服从于总经销机构。食盐协会的组建
A.加强了政府对私人资本的监督B.有利于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
C.加剧了垄断组织对经济的操控D.体现出工厂制度的日益完善
2022-02-19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浙江1月真题变试题
7 . 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在群众对标准石油公司的谴责中正式颁布。在公众日益增长的声讨中,美国政府开始正视标准石油公司的扩张。1911年,最高法院裁定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组织,违反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应予解散。这表明当时美国
A.公众舆论左右了政府政策B.垄断组织不利于经济发展
C.深受自由主义政策的影响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8 . 瓜分世界

观察《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除日本和美国外,这一时期从事殖民活动的国家主要是洲国家;被殖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洲、洲、大洋洲和洲
(2)从图例看,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主要有哪些方式?
(3)根据图中信息,你认为该地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简述你的理由。
(4)结合史实,简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1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合格考)
9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现代史就是一部现代化的发展史,而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通过努力逐渐解除各种束缚而获得自身解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材料二近代法国史学家薛纽伯曾说:“旧时的法律是贵族的,它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现在社会是德谟克拉西(民主)的,它已使一切人在法律之前平等。”

——摘自【法】薛纽伯《现代文明史》

材料三 “机器人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对人的体力劳动的替代,“机器人革命”则推动了机器对人的脑力劳动的替.由于机器的功能延伸和对人的替代,单一生产单元中对人的需求量相对下降:随着机器复杂度的增加,实际.上对产业工人在多领域的技能和编程、系统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摘自人民日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古学复兴”指什么?梁启超认为其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薛纽伯认为“现在社会”法律对人的意义是什么?并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美、法两国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其内容予以说明(任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使人得到解放的?“机器人革命”对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10 .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弥漫四周、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它的规律可用反光镜和透镜来研究,它的颜色可用三棱镜来分析……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

——(英)WC丹皮尔《科学史》

材料二   工具理性不同于价值理性之处就在于它更加强调技术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以客观结果为衡量依据,而这种“理性”形式与关注客观结果、注重精确性、讲求实践性的科学精神有相通之处,科技进步使后者逐渐由自然科学领域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从而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特性,现代法律体系、行政管理体系、现代社会科学体系,甚至现代派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工具理性的特征。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德国的崛起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企业与政府合作……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从1886年到1890年四年间,德国六家大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数量远远超出私人投资占优势的英国公司所能运用的资金,使它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德国正是依靠一种新的体制和社会结构,推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牛顿时代人类对光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以及爱因斯坦对光学发展的贡献。光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请从文化艺术角度举例来说明。
(2)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以近现代物理学的成就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崛起的原因。
2021-12-3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