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联系日益密切。

材料一


(1)以上材料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右侧地图可用于研究近代哪一重大史事?对比两幅不同时期绘制的世界地图,谈谈你对这一史事的认识。

材料二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年份

国家             年份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英国

145

171

185

195

德国

71

112

158

187

法国

36

47.9

55

62.5

奥匈帝国

19.7

29

40

49.4

俄国

10.9

30

41

54

意大利

4.5

5

9.6

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3)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06-01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的这些航海壮举,是自农业在几千年前被缓慢发明以来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葡萄牙人的航行,将世界上两个充满活力和财富,却没有通航的地区连接起来。西班牙的航行,则让两个曾有人居住,但远隔万里且互不知晓的世界发生了接触。

——[澳]杰弗里·布莱内《世界简史》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
年份
国家
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奥匈帝国19.7294049.4
俄国10.9304154
意大利4.559.6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通过运用预算政策刺激需求,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经济目标。70年代,出现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各国政府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其共同点是加强市场调节,缩小政府作用。

——摘编自李景治、林苏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是由生产力发展而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规律,不可逆转。但近年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股逆全球化浪潮,在经济上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政治上表现为右翼崛起,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直接原因是全球化过程中受益群体和受损群体之间的对立;重要原因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何美琳《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当代世界逆全球化现象》

(1)依据材料和上图,分别写出“葡萄牙人的航行”和“西班牙的航行”路线所对应的图中序号。分析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行给世界和欧洲带来的影响。
(2)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结合所学分析调整的原因。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逆全球化”现象的认识。
2022-05-30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世纪以来,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这反映出
A.工业化过程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B.城市生活开始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C.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民众的生活D.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022-03-15更新 | 46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了国家整体性产业变迁,完成了经济史的重大转折,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气时代……类似于前两次工业革命,随着新技术创新在多产业显现并加速扩散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分散式生产等五大支柱,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比前两次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朱启贵《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转型选择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动力与路径》

材料二   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850年以来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特点,据此分析19世纪中期、后期和20世纪中期、后期导致其演变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评述近代以来有关能源问题的经验教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对表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年22%8%13%10%
1913年15%11%13%8%4%

A.英国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
B.世界贸易的中心发生转移,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
C.德国和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逐渐走向衰落
D.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后所占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
2022-02-08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巨大变革。耶鲁学院毕业的一位校友感慨道:“对一个运气好的自由人而言。在闲暇时间舞文弄墨或凭借家庭步入仕途确实美好,但我们必须要去修建铁路、说服法官或编辑报纸,我们要在一个混乱的社会中生存……需要将自己的知识当作工具应用到各种职业领域中。”他的观点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
A.遵循英国传统,将教学和研究相结合B.扩大学习范围,倾向世俗化和专业化
C.体现工业时代需求,推广实用教育D.挽救大危机的困境,提供国民教育
7 . 交通与经济发展

材料一   伊利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   1825年通航的伊利运河,是美国第一条   提供东海岸与西部内陆快速运输的通道,向东可以通往纽约以及整个东北地区,将五大湖与纽约连为一体。伊利运河的开辟,突破了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隔。西部的农牧产品、木材、矿石可以经过这条水路运往纽约。东部的工业品、日用品也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西部的沿河地区。1867年,纽约州的商业贸易额与进出口总额合计达56亿美元,使纽约一跃成为美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伊利运河沿岸一些城市都发展成为经济多元化的工商业大都市,伊利运河被称为“城市之母”。五大湖区东面的阿巴拉契亚山地是美国最重要的煤田,其储量占全国的一半;西面和南面是美国重要的铁矿产区,蕴藏量约占美国的80%;采矿设备多由东部的匹兹堡等工业中心生产,经过伊利运河及其支线运往五大湖,催生了五大湖工业区的雏形。伊利运河的成功带动了美国各州建设运河的热潮,其中多数运河走向为东西向,旨在构建便于东西部区域联系的交通网络。


结合材料和所学,以伊利运河为例,论述交通运输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01-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漫画《下一个!》(1904年)把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描绘成一只章鱼,章鱼的头好似储油罐。章鱼的触须不只向工业设备延伸,还缠住了国会和白宫。画面最前方描绘了企业家惨遭鱼肉的样子。它可用来说明

A.垄断组织的影响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西方民主的没落D.跨国公司的蔓延
2021-07-06更新 | 552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B.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9世纪70年代开始,俾斯麦制定政策,统一铁路管理,提高关税,抵制欧美廉价工业品和俄国廉价谷物的输入,得到大地主、大工业家的一致支持。德国的政策从“铁和血”转变为“铁和谷”。这一变化
①体现出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②有利于德国工业化的推进
③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的经济战略   ④结束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传统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0-10-05更新 | 341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