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表是《1865-1913年英国和美国的专利注册数对比》,该表格可以用来说明
1865—18691875—18791885—18991895—18991905—19091913
英国229933799371134191542316599
美国108591368921666216803322033917
A.经济体系中心转移的趋势B.世界格局正处于重大变化
C.市场扩大促进了科技革命D.垄断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
2 . 如表是1750年—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国别时间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
英国1.94.39.519.922.918.5
德意志诸邦德国2.93.53.54.98.513.2
美国0.10.82.47.214.723.6
中国32.833.329.819.712.56.2
印度24.519.717.68.62.81.7
A.18世纪中国经济引领世界潮流B.西方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尖锐
C.工业化浪潮缩小了东西方差距D.世界经济中心从亚洲转移到欧美
2020-11-21更新 | 530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箭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图漫画名为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以1890年美国参议院讨论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背景创作的。但是最后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挤入参议院的大垄断资本家并没有操纵的了参议员们,这一法案最后还是通过了。由此可以推知
A.垄断组织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B.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治生活
C.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模式遭到冲击D.垄断组织发展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1世纪初,美国学者彭慕兰提出“大分流”一词,迅速引发西方学术界的关注,他们为近代早期东西方基本处于同样的发展水平,但此后历史仿佛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图示如下: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比较


对于大分流的原因,西方学术界给出了各种解释:

观点派别代表学者具体解释
欧洲例外论(美)兰德斯特别的文化和信仰
(澳)琼斯擅长征服的特殊政治能力
革命论(美)莫基尔科学向技术的转化
(英)艾伦应对全球化挑战
(英)伯格奢侈消费
历史偶然性(美)彭慕兰煤炭储量与美洲的土地和市场
(美)帕塔萨拉蒂重商主义


材料反映了多位学者对“大分流”的认识,请对这些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选择任意一种或多种,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80年以后,西班牙人开辟了一条横跨太平洋的新航路,将运至马尼拉的生丝、丝绸等中国商品以大帆船装载,直接输往墨西哥。随着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马尼拉的生丝价格迅速上涨。因此,东南沿海的中国商人纷纷移民马尼拉,聚居从商,形成著名的“生丝市场”。市场上的中国生丝绝大部分由大帆船运往美洲,所以马尼拉实际上已成为中国与美洲之间远程贸易的中转站,而“马尼拉大帆船”也往往被视为装载中国货物的商船。然而,西班牙人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弥补这种贸易逆差,他们不得不支付作为硬通货的白银。因此,在持续两个世纪之中,形成独特的丝、银对流格局。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1852年美国培里舰队奉命前往日本要求开国,作为美国前往中国的太平洋航路上的中继站,以便将美国产业革命期间生产的棉制品输往中国。1854年日美签订《神奈川条约》,至此中日美三国被北太平洋航线稳定的串联在一起,中美交通更加便利。19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蒸汽机和锅炉的不断改进,蒸汽机船的动力不足问题得到解决,蒸汽机船的远洋航行成为可能。1867年美国成立太平洋邮船公司,经营加利福尼亚至上海、横滨航线。这是1887年以前横贯太平洋唯一的定期航线。19世纪末,美国将对外发展的重心放在了太平洋和东亚,更加重视和需要广阔的中国市场,以利于美国对华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通过在太平洋的殖民扩张,美国开辟了到达中国的新航路,即美国西海岸——夏威夷——关岛——菲律宾——中国。

——摘编自祖俊:《18—19世纪中美太平洋航线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太平洋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中美太平洋航线与16世纪“太平洋丝绸之路”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出的新能源有哪些?结合表格及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019-05-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英国乡村拾穗惯例由来已久,济贫委员会在1843年的调查显示:一个家庭捡拾三四蒲式耳(计量单位)的谷物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约占家庭总收入的3%—13%。捡拾谷物对穷人的重要性依旧不言而喻。但到19世纪末,乡村女性逐渐放弃了拾穗活动。上述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A.圈地运动深入发展
B.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
C.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福利救助体系的发展
2019-05-10更新 | 1901次组卷 | 33卷引用:内蒙古科尔沁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但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岁至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B.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
C.当时社会矛盾的缓和D.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2019-04-08更新 | 1398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皮特.N.斯特恩斯在《全球文明史》中说:“西方工业增长和民族主义竞争在19世纪后期带来了帝国主义扩张的一次新浪潮。”材料所说的“新浪潮”
A.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B.加速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C.巩固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10 . 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年份颁奖总数主要国家
1901~1920年61198102
1921~1940年701715511
1941~1960年88615042
1961~1980年125821665
1981~2000年127147472

A.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B.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C.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D.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2018-12-18更新 | 263次组卷 | 1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