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图分别为1500~1900年欧洲和印度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变化情况。造成欧洲与印度数据变化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统计学》

A.生产方式的变革B.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C.文化程度的差异D.自然经济对工业文明的抵制
2 . 新航路开辟后,蔗糖作为奢侈品传入欧洲;18世纪,蔗糖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带来蛀牙、肥胖等健康问题;19世纪80年代后,甜菜糖的产量超过了蔗糖并迅速成为糖类产品的主角(甜菜糖是由化学方法制成的热量很低的甜味剂)。这反映了(     
A.人们对糖类多样化需求的增长B.拉美殖民地的蔗糖产量供不应求
C.社会需求推动科学技术的革新D.垄断组织的形成控制了蔗糖销售
2023-05-08更新 | 802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因素,也是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外在表现。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多作为商品流通过程的要素而出现,由于货币的媒介作用,时间与空间因素被引入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流通允许交换过程中时间的延伸与空间的拓展,当空间拓展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世界市场。马克思将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相联系,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扩张的过程。同时指出大工业“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部分国家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各民族间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强,人们必须通过与他国建立联系才能满足消费需要,其生产和消费都带有世界性。

——摘编自张毓颖《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材料一   关于全球化的起始及阶段划分问题,当代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如“三阶段中心变换说”,第一阶段从15世纪全球化进程源起到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阶段从1880年到1972年:第三阶段从七十年代一直到现在。

如“三次浪潮锐”,18世纪末掀起了全球化的第一个浪潮。19世纪末以来迎来了全球化的第二个浪潮。20世纪中后期以来,引发了全球化的第三次浪潮。

——摘编自崔兆玉、张晓忠《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阶段划分的若干观点》

材料二   2016年以来,逆全球化日益成为一种运动式的浪潮,并且对西方国家维护自由秩序的主流政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西方主要国家在其重要理念、战略和政策层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动向,主要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对外来移民。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为标志,逆全球化现象开始在西方国家集中显现。在2017年法、德等欧洲大国的选举中,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也体现出了逆全球化思潮的重要影响。可以发现,曾经主导和引领全球化潮流的西方国家开始出现明显的逆全球化思潮,而这些思潮和理念又促使西方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发生了很大改变。

——韩召颖、姜潭《西方国家逆全球化现象的一种解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分析其划分的依据并加以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现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00年以前世界基本上处于闭塞状态,新旧大陆更是相互隔绝的。
15001800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因传染病丧生,传染病造成原住民的人口大量减少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19世纪中期英国钢铁产量与棉布产量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
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体。
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近2倍。
欧美工业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激烈的斗争,最后导致一战爆发。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以上。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新的世界市场。”“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25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以“世界市场”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1-11更新 | 347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6—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史,既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发展扩张的历史,又是一部世界经济日益联系成整体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历程简表》

阶段时间重大事件

第一阶段手工工场时代

16—18世纪中期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人类开始进入整体时代。

第二阶段蒸汽时代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欧美国家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启蒙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基本确立;1857年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

第三阶段电气时代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联系更加频繁。

第四阶段信息时代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代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新发展;欧盟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
结合所学知识,并从表格中任意提取两个阶段,对近现代欧美资本主义推动全球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予以阐释。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近出现的事物。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就处于不断扩张之中。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如表4所示)。现有研究表明,18701914年间经济全球化达到一个小高潮。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2445.5
18803668.8
18904994.2
190068118.2
191085162.4
1913100192.4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等

材料二   

——摘编自斯蒂芬·布劳德伯利等编著《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1870到1914年间达到小高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2021-06-08更新 | 5136次组卷 | 50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第一中学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欧洲最早出版的科学期刊是19世纪中叶首批成立的各国科学院的院刊。随着科学家按其专业组成专业性学会进行研究,到1921年科学期刊已增至2.5万种,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纪后期增加的,这反映了
A.科学研究日趋大众化B.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
C.科学院数量迅猛增加D.科学与技术结合更紧密
2021-06-08更新 | 7174次组卷 | 6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第一中学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他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市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
A.推动工厂制度的基本形成B.背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
C.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D.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21-04-27更新 | 735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