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美英德三国工业生产数据表(以1913年为100%)

国别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值位居世界前列B.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和英国相比长期落后
C.科学技术极大影响了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D.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
2022-04-20更新 | 418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851年时,全法国只有巴黎、鲁昂、南特、波尔多、马赛和里昂6个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到1896年,10万人以上的城市增加到14个。1851年,仅有3%的法国人住在经济发达的塞纳省,及至1911年,居住在塞纳省的法国人已占法国总人口的10%。对该变化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法国
A.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B.经济水平迅速赶超英国
C.政治变革促进经济发展D.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进程
2022-04-13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下·山东济南·期末
3 . 下图为史学家科林·弗林特绘制的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周期的殖民扩张带来世界市场的形成B.第二周期的殖民扩张与自由主义盛行有关
C.第一周期的殖民收缩主要受亚洲觉醒影响D.新兴独立国家的崛起推动第二周期的收缩
2023-02-10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复习培优卷】-【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4 . 如图是《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占世界份额对比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1750年中国制造业的领先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
B.1860年美国制造业发展的原因是垄断组织的建立
C.1900年德国制造业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D.1900年中国制造业落后是因为没有采用机器生产
2021-06-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英国1700至1959年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城市人口比重(%)
A.18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20世纪初期发展最为迅速
B.19世纪城市化伴随工业化进程迅速发展
C.20世纪30年代达到较高水平,此后发展较为迅速
D.英国大量向海外移民导致了农村人口减少
6 . 下表是1884—1900年,欧洲列强在非洲侵占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领土和人口的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侵占土地(万平方英里)人口(万)
英国3705700
法国3603650
德国1001470
比利时903000
葡萄牙80900

A.西方各国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商品输出
B.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
C.德国凭借工业革命的优势侵占领土最多
D.葡萄牙在柏林会议上提出了“有效占领”原则
2021-04-25更新 | 62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2021学年同步课堂帮帮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7 . 下表是1884—1900年,欧洲列强在非洲侵占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领土和人口的统计表。下列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侵占土地(万平方英里)人口(万)
英国3705700
法国3603650
德国1001470
比利时903000
葡萄牙80900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
B.各国所占非洲殖民地面积与经济实力成正比
C.西方列强由此开始了对非洲的大规模商品输出
D.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扩张与争夺的进一步加剧
2022-04-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化、近代化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对这个历史进程作整体性的概括与总结,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有如下三个方面

考查视角解读
关于历史时机的问题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有利于工业化准备和开展的历史时机。
第一次出现于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
第二次有利历史时机出现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之后。
第三次有利历史时机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
关于力度的问题对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实行结构性的变革与改建,是保证工业化顺利开展不可或缺的前提,而且其本身也就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社会的结构性变革与改建应着眼于它的实效,而实效又取决于变革时的力度。凡提出的变革目标和变革所获得的广度、深度,速度,是与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和发展要求相符合的,其力度便是适度的和有效的。
关于合力的问题当一国经济、政治、文化处于低水平时,自然不能为历史的运动提供必需的启动力与持续力,也就不能把握好历史的时机和力度。反之,情况则会完全不同。因此,采用多角度、多因素和较长时段的综合分析方法,了解各种历史力量或相互抵消、牵制,或相互补充、促进而形成的合力状况,应成为研究各国内向发展的基本手段和出发点。

——据周友光《论近代世界历史上的内向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任意选择一个或多个考查视角,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9 . 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达的小麦,在此装载运往纽约的黄麻。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材料信息有误当时无电报B.英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
C.英国当时以商品输出为主D.科技推动世界市场发展
10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1890—1913年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表(相当于百万吨煤)
国家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俄国10.9304154
A.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B.欧洲主要国家工业化发展不平衡
C.英国成为工业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D.推动了世界交通及通讯方式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