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889年,结合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铁塔设计方案从700多件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尽管遭到300多位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与艺术家的反对,但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1887年三月工程正式开工。数百名工人经过2年2个月又23天的努力,铁塔终于在1889年3月3日完工,并以铁塔的设计者、杰出的建筑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名字命名为“埃菲尔铁塔”。法国政府支持该设计方案最主要的理由是(     
A.它是法国工业化成功的象征B.它展示了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C.它是巴黎城悠久历史的标志D.它是当时新科技材料的展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法国高中历史教科书(法德通用版)有关“法国大革命”的部分思考题

序号思考题
1阅读阿瑟·杨(当时旅法的英国人)的游记节选,作者认为1787年君主制危机主要表现有哪些?
2持续数百年之久的旧制度为什么在几个月之内就崩溃了?
3阅读西哀士的《什么是第三等级》节选,为什么西哀士认为贵族成了“让人难以忍受的阶层”,而只有第三等级才能代表整个民族?
4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狱被视为旧制度崩溃的象征?
5阅读《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列表比较二者的异同。
6阅读课本中的示意图,1791年的立宪君主制与现代民主制有什么异同?
7欧洲人是如何理解和接纳法国大革命的?
8你认为纪念法国大革命还有意义吗?
9为什么法国大革命没有像英国那样产生一个持久的立宪君主制?

在体会以上思考题特点的基础上,为“工业文明的崛起: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殖民扩张——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这一单元的学习,设计一组思考题,并就其中的一道思考题进行回答。
(要求:设计3~6个思考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单元的主要内容;能揭示该单元三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
2022-05-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纪念德国杰出发明家和实业家西门子而发行的邮票。从左至右,依次为“电力机车(1879年展览会上展出)“、“指针电报机(1847年成立制造公司)”、“电动电车(1881年世界第一辆)”和“电报发射机(1867年发明)”。据此可知
A.通讯业对电力的应用最广泛B.科技发明改变人类社会生活
C.德国交通和通讯业发展迅猛D.钢铁工业逐渐成为夕阳产业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博览会举办情况介绍(部分)

时间(年)主办国名称主题或特点
1851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展馆水晶宫
1867法国第二届巴黎世界博览会首次增加文化内容
1876美国费城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
1925法国巴黎国际装饰美术博览会宣传文艺新风尚
1958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
1962美国西雅图二十一世纪博览会主题“太空时代的人类”
1974美国斯波坎环境世界博览会主题“无污染的进步”
1985日本筑波万国科技博览会主题“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86加拿大温哥华国际交通与通讯博览会主题“交通与通讯——人类发展和未来
1990日本大阪万国花卉博览会主题“花与绿——人类与自然”
19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2韩国丽水世博会主题“生机勃勃的海洋及海岸:资源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精髓是和谐城市。“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国的先秦诸子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和谐城市”的理念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这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摘编自《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世博会的特点,并根据表中所列的主题或特点指出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为主题精髓的原因和成功举办的影响。
2021-05-06更新 | 37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单元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选必2同步练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法国人“创作的一件能象征19世纪技术成果的作品。”这件作品的技术成果主要来自

埃菲尔铁塔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英国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2019-10-22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上海理工大学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6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896年,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如孩子们的玩具、童话书,厨房用品……”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由英国人开创的许多事业,现在的老大居然是德国人,比如在电缆行业、化学工业。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于是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1913年,它已经超过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材料二   在世纪之交,外交大臣比洛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

路德维希说:“从1870年到1917年几乎有半个世纪之久,德国的中小学校和大学一直在庆祝纪念色当的胜利,用以培育青年人获取新的胜利所需要的傲慢情绪。”

在一战爆发时,大多数人投票支持战争。而德国的战争目的早就列在一本秘密的备忘录中:吞并布里耶矿区,削弱法国,使比利时、卢森堡和俄国统治的非俄罗斯民族都对德国俯首称臣,并建立一个以德国为领导的欧洲关贸和经济同盟。

——以上材料摘编自《大国崛起·德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崛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