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中国西方
17世纪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7年南书房设立。
1683年清延设立台湾府,次年开
放海禁。
1686年设立广州十三行。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一“ 光荣革命’
”。
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反驳“君权神授"观
点。
18世纪1723年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
1727年军机处设立。
1771年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
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1742年,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尔失去下院多数的
信任,被迫率内阁全体辞职。
1763年英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
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19世纪1839年禁烟运动。
1842年《南京条约》。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设立江南
制造总局等企业。
1840年英国号称“世界工厂”。
1866年西门子制成第一部发电机。
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上表为 17-19 世纪中西方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西历史信息,自拟论 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3-02-0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初,美国杜邦公司成立中央研发中心。随着研发的不断投入,中央研发中心陆续给杜邦带来了氯丁橡胶﹑尼龙等行业核心新产品,从而奠定了杜邦在当时化工领域的领导者地位。这说明当时(       
A.美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垄断组织得到快速发展
C.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D.跨国公司竞争空前激烈
3 . 图是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对图中数据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世界城镇化趋势
A.二战后的城市化进展得益于不同类型国家均衡发展
B.不断发展的工业化水平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
C.1800年至1850年期间城市化进程最显著的国家是美国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是城市化进程的唯一表现
2022-07-03更新 | 8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世界贸易情况统计,这一时期世界贸易额的变化
时间1851年1880年1900年1913年
世界贸易额(亿英镑)6.4130.2440.2578.4
A.根源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B.有利于全球财富的合理分配
C.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D.得益于世界生产力不断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英国村庄的聚落形态发生了变化,中心聚集型村庄越来越少,呈手指状或章鱼须状向外放射型的村庄越来越多,“指尖”则是农田,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B.自由主义思想的盛行加剧农村的分散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型交通工具的兴起
D.工业化严重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2022-05-25更新 | 188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70年,英,美、德、法四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百分占比分别是22、8、13、10,到1913年它们的占比变化为15、11、13、8,以上数据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近代世界商业
A.贸易中心转移B.经营方式变化C.商品种类增加D.贸易格局变化
2022-01-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材料三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兴起了……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①、②对应的核心动力。分别概括四次工业(科技)革命是如何逐步改变生产方式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8 . 下表所示为英国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部分新增法律,议会制定这些法律旨在
时间法律明朝内容
1833年《工厂法》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做了规定
1842年《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70-1907年《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为学生提供食品和医疗保障
1875-1909年《住房法》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A.加强对企业的管理B.关照社会弱势群体
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D.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9 . 1880年,伦敦人口为90万,巴黎人口为60万,柏林人口为17万。到了1900年,这些数字分别增至470万,360万及270万。格拉斯哥、维也纳、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的人口也都超过100万,另有16座欧洲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人口的变化反映出
A.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城市化的决定因素
B.人文精神推动了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
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10 . 早在 1830 年,法国的出生率就跌落到了 30‰以下,19 世纪 80 年代的瑞典,1900年至 1910 年间的德国,也相继跌落到这一水平。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革命和统一战争的影响B.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C.经济危机影响人口出生D.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