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传统能源依赖木材。15、16世纪以来,英国人口增长迅速,传统手工业如啤酒业、煮盐业、玻璃制造业、造船业等迅速发展,而且都以木柴作为生产燃料,木柴短缺危机日益加剧。16世纪下半期开始,英国能源逐渐转型。到17世纪中期,英国的城镇基本上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生活燃料。到18世纪上半叶,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所使用的主要能源。到了19世纪,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结构转型,正式步入化石燃料时代。这比欧洲其他国家早了将近150年。凭借储量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英国海军迅速发展壮大,到1899年拥有各类舰艇472艘,总吨位达到约126.6万吨,大大提升了英国的综合国力。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   美国是第二次能源转型的引领者。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挖掘了第一口油井,标志着世界现代石油产业的开端。此后百年间,美国一直都是世界石油工业的主导者。但在最初的半个世纪内,受限于精炼技术和利用技术的落后,石油主要用于提炼煤油以作照明之用,一直到1910年左右,石油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才超过5%。随着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与改进,石油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并成为主导能源。到1950年左右,石油在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煤炭,成为主导能源。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和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是第三次能源转型的两大背景。进入21世纪,第三次能源转型在国际社会中掀起浪潮。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领域正迎头赶上。2017年,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引领者”。

——摘编自吴磊、詹红兵《国际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能源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引领第二次能源转型的原因。
(3)当今世界正处于第三次能源转型时期。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应该走怎样的能源发展之路。
2022-06-02更新 | 69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以来,德国迅速崛起,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中期,工业革命刚刚起步,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富尔特—纽伦堡铁路便建成通车了。30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铁路法》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监督,从1848年起,政府开始投资修建铁路。到1850年,全国铁路网达6040公里,1839年已超过法国,5060年代超过英国。德国还大力修公路,开运河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变革,重工业的迅速发展,铁路对煤和铁的巨大需求促进了煤铁产业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钢铁行业的年增长率为30%。

——摘编自《德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落,北方戎狄南下,周王室虽被各诸侯国所轻视,但乃为天下共主。齐桓公以管仲为相,进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使齐国逐渐强盛。管仲提出“尊王室,攘夷狄,继绝世,举废国”的称霸方略,运用“五侯九伯,女(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的特权,使齐国获得周王室的高度信任,对其他各诸侯国发号施令。齐桓公九合诸侯,一致对付戎狄。公元前663年,戎狄入侵燕国,齐桓公带兵讨伐戎狄,打败戎狄。公元前661年齐桓公率宋、曹两国的军队伐戎狄,帮助邢国、卫国复国。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带领鲁、宋、陈、卫、郑、曹、许八国征伐亲近楚国的蔡国,并越蔡国国境征伐楚国。齐楚召陵会盟,楚国放弃了北进中原的野心,保证了中原的安定局面,维护了各诸侯国的安全和利益,从而奠定了齐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摘编自周方银《松散等级体系下的合法性崛起》

材料二有研究者运用国家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大国崛起。下图是根据近代欧洲A、B两国国家生命周期发展状况分别绘制的缩略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齐国合法性崛起的条件和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国家生命周期理论,判断A、B两国及其崛起的进程。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国崛起的认识。
2022-04-0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核心模拟卷(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得到广泛关注。1906年全美各地的职业学校逐渐兴办,每个州设有一所工业或农业专门学校。1917年,美国组建联邦职业教育局,各州设立教育委员会,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相关事宜。职业教育的经费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到1918年,美国中央财政补助费用达到747余万元,州政府及地方政府拨款超过1977万元。职业学校在培养专业技能课的同时,还要求“每个儿童,每个星期必有一点钟(一个小时)习公民学、卫生学、修身学、社会法律等科,至四年而后毕业焉”。民国初期国内教育界对美国职业教育的介绍,为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借鉴。

——摘编自朱鸿翔《民国时期西方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播:以美国为例》

材料二   198010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积极恢复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19835月,国家要求把部分普通高中改变为农村中学,注重对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在津、鲁等地设四所技工师范学院,专门为技工学校培养师资,以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使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与普通教育办学体制分离,以法令形式确定了“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随着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国家教委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更为明晰,至1998年,全国高职教育招生43万人,在校生为117万人,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达432所。

——摘编自朱德全、石献计《从层次到类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百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2-03-0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商品的输出,积累了大量资金。在此基础上19世纪末开始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在规模、深度、影响上要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得多。它的所有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没有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的突破,就不可能带动相应的许多新的工业部门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复杂,需要大型的生产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股份公司适应扩大企业规模的需要迅速发展,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适应需要而出现。

——摘编自周有光《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以其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在全社会领域内全面推进,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在互联网经济已成为推动和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采取更加国际化的方式,以确保其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要在产品需求量很大的国家和地区寻找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例如著名食品公司Mondelez和电商分析公司的合作关系,其在后者的帮助下,通过链接130多家零售商网站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25个新市场。

——摘编自《旋变-互联网+企业升级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2022-02-2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电学、磁学、光学、化学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的智慧魔术般地将电灯、电话、电报、电站、电车、电机、电缆等新生事物接二连三地呼唤出来。电力、钢铁、化工、机车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工业化浪潮滚滚向前,人类满怀激情地迎来城市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新阶段。得益于“电气时代”“钢铁时代”的巨大生产力推动,集中化、垄断化以及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大大加强。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次技术革新或者技术革命,但既能够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又能够引起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因而堪称工业革命的为数并不多。18世纪末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可称第一次;19世纪末发源于美国和德国的工业革命则是另一次。较之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其独特之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步入“电气时代”出现的社会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呈现出的新特点。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国垄断组织的发展

美国主要组织形式是托拉斯,是指同一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垄断销售市场和加强竞争能力,采取合并方式形成的。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托拉斯,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额的40%。其中最著名的有美字石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杜邦公司和福特、通用等汽车公司
德国主要形式是卡特尔和辛迪加,卡特尔是指在产品销售上进行联合的垄断组织形式,辛迪加则是卡特尔的高级形式。到1905年,卡特尔达到385个,遍及采煤、冶金、电气、化学等众多工业部门
日本近代工业一开始就操纵在得到政府特殊保护与扶持的少数特权资本家手中,其垄断主要是康采恩的形式,形成了众多从事“多角经营”的财间,如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

材料二   1902219日,司法部长根据西奥多罗斯福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背《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其进行起诉,190349日,明尼苏达地方法院判决解散北方证券公司。垄断巨头们不服从判决,又上诉到最高法院,19043月,最高法院以54票维护地方法院的裁决。在罗斯福任内共起诉的反托拉斯案件共有43起,但只是惩罚了少数行为恶劣的托拉斯。19032月,在罗斯福的压力下,国会通法律,授权成立商业劳工部,其任务是调查各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且有责任公布和提供有关公司的情报。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垄断组织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反托拉斯的斗争。
2021-12-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2021-11-17更新 | 234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时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
187024.5
12
9.1
6
1913
15

8

11

13

材料二   18701910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单位:10亿法郎)


材料三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吨)


   

材料四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时间18501870189019001913
指数
9

20

41

59

100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因素和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生产的上升(1913年的指数为100

德国大不列颠法国俄国美国世界
18601434268814
1870184434131119
1880255343171726
1890406256273943
1900657966615460
1910898589848988
1913100100100100100100

材料二   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1913年的指数为100

1850186018701880189019001913
大不列颠5764708190100100
法国59.5636974.589.5100100

——据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炼两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1-10-05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八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