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前期,陆、海两途的对外交流均极畅通。诸条道路中,最繁忙重要者为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中亚、西亚、南亚的商旅、使团多取此路线。多载运利润高而负重轻的丝帛及小手工艺品,如回鹘人运抵中国内地的物品就是绿珊瑚、翡翠、象牙等质轻价高的品种。安史之乱后,西北丝路被吐蕃切断,转而以海路交通为主。海运手段下,涉及唐境内的各种农牧手工业品,从广州运出的品种包括丝绸、陶瓷、铜、铁、漆器等。唐后期发展起来后的江淮八道经济强大,江淮地区几乎是有能力独力担当国家财赋重担。南方长江流域有“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之说。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材料二   1790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专利局,奖励技术引进和创造发明。19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英国等国家逐步解除技术封锁,美国得以大量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先后从欧洲引进了汽油机、硬质合金等先进技术。为了解决资金的匮乏,美国各级政府努力维持国际财政信誉,建立健全的金融组织机构和信息中心。1908年美国吸收的外资达到64亿美元,除了用于铁路系统外,还进入了银行、工厂和采矿等部门。19世纪60年代,联邦政府还颁布了《宅地法》和《鼓励移民法》,为外来移民提供保障。1860—1900年,进入美国的国外移民总数达1400余万,为美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摘编自廖君湘《对外开放与十九世纪晚期美国的经济起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唐朝对外开放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美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简析其获得成功的原因。

2 . 材料一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二   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

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90%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25%的股份。

材料三   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历史的历史是结果。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四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
(2)据材料二,美孚石油公司与瓦特开办的工厂相比,有何明显的新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
(3)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始问题,材料三、四的认识有何异同?
2019-05-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4 .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历史表明,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革命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并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反映和代表了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灿烂。关于中国的科技发明其意义远远超出其自身的技术领域,对文化的传承、人类征服世界能力的提高,对世界历史的演变,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对这些伟大发明的世界历史意义论述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

——引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午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引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现如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像人类手中挥舞的一柄“双刃剑”。它既是人类扫除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之利器:又会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核技术就是一个例子。核能是20世纪人葵获取的一项新能源,可拉制的核裂变反应可以作为发电站、核动力的能源,不可控制的核裂变反应则用来制造原子弹。核技术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了人类的潜在的威胁。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惨痛的教训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科技滥用的沉痛教训远不止这些,酸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以及大气奥氧层空洞,水污染,海洋污染等由于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恶化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四大发明对1500年前后哪一事件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谈谈该事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学技术产生的负面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材料二   “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请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19世纪40-60年代)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中“大工业”包括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发明者和发源地、工业结构方面有什么不同?
2019-03-3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6 . 工业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表(1860-1900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并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共同的历史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了一系列政治调整的同时,在社会领域内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德国在社会调整方面走在最前面,自19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议会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灾害保险法》等法律,还建立劳资仲裁法庭处理工人和雇主的纠纷。英国也颁布了一系列劳工立法和关于卫生、环境的法律。法国也颁布了许多类似的社会立法。社会调整还涉及教育,在此期英国、法国、美国都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日本也实现了小学义务教育。这一时期社会领域的调整主要涉及劳工和社会福利、经济和教育卫生等领域,它使劳工在生产和生活上得到某些保障,也使社会各阶层的居民在生活、环境、健康、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改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猛烈发展及“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许多破绽,社会不公更加严重。为了防患于未然,只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调整和弥缝,才能使资本主义继续生产下去。

——摘编自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社会领域调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社会领域调整的背景及影响。
2019-01-0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工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运输和通信技术得到极大增强,……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的增加了西方世界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图二的两项成果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这两项成果分别得益于哪种动力装置的发明?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
2018-10-21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平原地处美国中西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该地区的农业灾害屡见不鲜,最严重的灾害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农场大量破产,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严重的生态灾难和19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实际上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系已经深陷困境。……19世纪中叶之前,大平原被标示为“美洲大荒漠”,表明该地区不适合人定居。19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吸引移民前来定居,这里被宣传为“西部花园”、“农业天堂”和“人间福地”。宣传得以广泛传播,也得益于那一时期铁路的贯通、旱作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

——摘编自高国荣《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有关美国太平原农业开发的相关著述为例》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主要工业城市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运行机制的完善,加强了对垃圾、水和大气污染的治理,使城市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与此同时,联邦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土地、森林、矿产和江河等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并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罗斯福新政时期,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政府通过推动议会在土地、森林,江河和野生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立法,设立一系列保护机构,如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初步构建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同时,罗斯福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再荣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美国大平原开发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生态灾难”的原因及面对“生态灾难”问题时采取的重要举措。
(3)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环保措施对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2018-10-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瓦特和他改良的蒸汽机

材料二:

爱迪生和他创制的灯泡

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的时隐时现珊瑚岛也以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成果?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是什么?他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3)近代以来,哪些因素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