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06年,普鲁士在耶拿战役大败后,哲学家费希特在《告德意志民族书》中提出教育领先理念,主张通过教育革新来复兴德意志民族,恢复民族的创造精神。

1808年,洪堡德被任命为国民教育署长,在短短18个月内,他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改革。在初等教育方面,减少宗教神学课,增加实用学科,实行直观教学,改进师范教育。在中等教育方面,严格挑选教师,削减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把着眼点放在高深的专门知识的研讨和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上,使德国的大学成为哲学、科学和学术的中心。在他任期间确定的教育发展方向,历经1世纪之久,除去极少量的修改之外,基本保持不变,并且对欧美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德国不仅激发了新一代的爱国精神和进取精神,而且也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中受惠。1870年,德国由谷物输出国一跃成为机械输出国,获得了“机械之国”的称号。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德国建立了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强国。

-摘编自任钟印、周采《论教育在近代各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初普鲁士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初普鲁士教育发展的原因。
2023-07-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3)依据材料二、三,概括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这些发明又被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使用机器特别是瓦特的“蒸汽机”代替了原来使用风力、人力等自然性资源;机器的使用突破了原来对建造工厂的种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改变了工厂的空间布局;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扩展,一些大型的工厂遍布全国,生产率也不断提高。大批人口从东南乡村地区,流向新兴的西北工业城市,致使新兴的工业区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 早在15-16世纪,随着沟通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也随之出现。16-18世纪,西欧国家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的展开,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化运动,以它所提供的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与成熟。到19世6纪末20世纪初,即西方国家工业化获得巨大成就和垄断之确立之际,在西方国家统治、控制落后农业国家和地区的条件下,终于形成了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从而实现了近代世界经济的整体化

——周友光《两次工业革命概述》

材料三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

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年22%8%13%10%-
1913年15%11%13%8%4%

——根据德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度下英国工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促成世界市场形成的典型历史事件。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方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体现的变化与反映的问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由工业化推动而发展的交通运输业、商业等经济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很快战胜了传统的农业、手工业。使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到了19世纪50年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被誉为“世界工厂”。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城市人口占52%,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人。

——摘编自王同彤《工业革命对英国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它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为科学,它关心的主要不是增加和改进现有产品,而是推出新产品。它的效果更为迅速、成果更为巨大,因而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也更具革命性。煤和铁的时代已经被铜和电、石油和化学的时代所取代。而大量的人口都被城市所吸收,大都市大量出现,而且是全球性的。由此开始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摘编自尹海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870—1992年美国人均GDP、每工时GDP与欧洲国家的相对水平变化表(美国为10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视角下的美国经济发展

年份人均GDP每工时GDP
10个大陆国家的平均值英国10个大陆国家的平均值英国
18707613265115
190o67112--
191363955786
192962765574
195056724562
197370727068
199281738782

说明:本表中的10个大陆国家是指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丝、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或、瑞士。

——【英】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之考察1820——1992年》


以恰当的尺度划分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特点及其成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空前未有的纵向和横向发展,不论是发展速度或规模。但在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它面临着难以解救的矛盾。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不外是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资本主义势力伸向全世界,可以说是“无远弗届”。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谈谈你对文明交往形式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列强实现其势力“无远弗届”的手段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分析指出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横向发展”过程中“难以解救的矛盾”。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之后,原有重商主义思想下实施的关税保护政策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它阻碍英国以廉价的工业品打入世界市场,此外某种程度上由于英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欧洲其他国家也采取了高关税政策。在这种形势下,工业资产阶级于19世纪初叶起展开了剧烈的斗争,促使英国向自由贸易政策转变。

——摘编自张婷《浅析英美的自由贸易政策》

材料二 1861年,当南北战争一触即发之际,美国出台了莫里尔关税法,对美国国内不能生产的所有商品,如咖啡、糖和茶叶等征收高关税。此后,1862年和1864年关税法进一步提高了莫里尔法案中确立的税率。1870~1913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5%,远高于英国的1.9%;1870~1913年,美国的年平均出口增长率为4.9%,而英国则为2.8%。美国愈来愈担心国际经济地位衰退的英国会实行过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因此在1913年的安德伍德关税法中略微降低关税,希望别国跟进。

——摘编自邓峰、王军《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前期英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2023-01-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受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东印度公司)总督及其临时代理人有权制定合理的法律。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1231日)

材料二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22%8%13%①10%
191315%11%13%8%4%

注:①为1872年数据。

——根据【德】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贸易的变化。
2022-12-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
18702101059382
1880372169175165
1890617224331349
190076028440260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通过快速提高修理能力和配件制造能力来加速建设我国的航空工业。从1951年10月开始,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重点发展了六大修理厂。1956年,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一5”首飞成功。但是,1961年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整时,航空科研建设项目未能被列入重点确保范围。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航空技术也未被列入。/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实现了从政府部门到市场主体的巨大转变。同年,航空工业第一支股票“飞亚达”在深交所上市。1995年,航空高科技的国家战略定位得到了重新确立。2009年,中国商飞公司正式发布首个单通道常规布局的大型客机。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向商用飞机研制领域中最高难度的宽体客机发起挑战。

——摘编自铎恩《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后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因素。
2022-12-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改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

材料二   20世纪初,美国从一个曾经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以城市为主的国家。美国八千多座城市的人口数从1862年的620万人增加到1920年的5430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当时美国总人口数的一半。尽管城市人口增长的部分原因应归结于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新移民的到来。他们有的来自美国的农村,有的来自国外,有的来自其他美国小城镇。这种人口流动是客观推动和主观拉动合力而成的。

——摘编自丘达柯夫《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20世纪初城市人口增加的原因。
2022-11-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届高三11月联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