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托拉斯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组织形式。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其中第二条规定:“凡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其他任何人联合或勾结,以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与商业的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这表明
A.托拉斯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B.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C.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美国力图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
2 . 下表是《1865-1913年英国和美国的专利注册数对比》,该表格可以用来说明
1865—18691875—18791885—18991895—18991905—19091913
英国229933799371134191542316599
美国108591368921666216803322033917
A.经济体系中心转移的趋势B.世界格局正处于重大变化
C.市场扩大促进了科技革命D.垄断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边疆学派”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J.特纳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它本来就是传统的或近代的、多形态的、观念的文化的、利益的、移动的、无形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近代化历程紧密相连(如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从疆界观与近代化的关系的角度予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叙述成文、逻辑清楚)
2021-11-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面是西方四国所占世界贸易值的比例对照表,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其年份可能是
A.1850年B.1900年C.1950年D.2000年
2021-10-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版德文版序言中写道:“从前让所有工厂主望而生畏的工厂法,现在他们不但自愿地遵守,甚至还容许把它推广到所有工业部门中去。从前被看做恶魔现形的工联,现在被工厂主们当作完全合法的机构,当作在工人中间传播健康的经济学说的有用工具而受到宠爱和保护”。这反映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A.改变了资本家的剥削思想B.社会革命是经济发展根本动力
C.保护了工人阶级的利益D.客观上推动了劳资关系的改善
2021-09-23更新 | 252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川师大学附属第九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发生后,英国的国民收入由1801年的232万英大幅增至1881年的105百万英,增长了约3.5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在17701881年间大幅上升,由24%上升至37.6%,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由1770年的31%上升至1881年的52.1%。

——摘编自许兵《工业革命与产业结构演变——基于历史与逻辑的视角》

材料二: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妇女有283万人,大多集中在纺织业、服装业、帮佣。另外,采矿业、全属业、造纸、印刷、食品、水泥、制砖、玻璃等行业也雇佣了一部分女工。

——摘编自张云《从く南方与北方〉出发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女性》

材料三


——摘编自《公司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的影响
(2)公司是近代出现的一种重要经济组织,欧美国家在不同时期涌现出诸多有代表性的公司。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公司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1-09-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漫画为美国漫画家约瑟夫•克普勒以 1890 年美国参议院讨论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又名《保护贸易及商业免受非法限制及垄断法》)为背景创作的。但是,最后的结局出乎人们的意料: 挤入参议院的大垄断资本家并没能操控得了参议员们,这一法案最后还是通过了。由此可以推知(     

《参议院的老板们》
A.垄断组织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B.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治生活
C.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模式受到冲击D.垄断组织发展引起严重社会矛盾
2021-09-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的大工业,不但规模大,而且所用的资金很多,设备更是全新的。例如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任何一个独家企业都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其全部生产。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工厂出现的背景B.垄断组织产生的必然性
C.“蒸汽时代”的到来D.罪恶的黑奴贸易的兴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历年间,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镇上有油坊二十家,因镇民少,辄雇邻近县乡的百姓为佣。清康熙《钱塘县志》载:“四方之民,朝西暮东,如鸟之飞,鱼之游,流寓多于土著”,清道光年间,“苏州、杭州已出现拥有千架织机的纺织工场”。清末沪上“纱厂林立”,附近的农民“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

——摘编自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等

材料二   19世纪初,普鲁士首相施泰因和哈登贝格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农民通过赎买土地……获得了人身自由。当时重工业发达的鲁尔区的几个小手工业城镇原来人口不过5000人,到1850年增加到200万,大多数人从事矿业开采、冶炼、机器制造等方面的工作,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多数德国人首先向农村附近的小城镇流动……德国的小城镇遍布全国各地……1890年,英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的居民总数占总人口的32%,德国占12%。18751910年,德国城市居民增长了1/3

——摘编自《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劳动力转移的方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875—1910年德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并概括其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德两国劳动力转移的相同作用。
10 .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
A.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
C.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D.欧洲掀起了一场商业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