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与科技革命战争或剧变新世界格局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据【美国】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整理

提取如表中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 . 下图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示意图和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示意图。据此可知

A.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在美国、德国开展B.英国、法国工业生产呈下降趋势
C.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具有必然性D.20世纪初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3 . 图是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对图中数据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世界城镇化趋势
A.二战后的城市化进展得益于不同类型国家均衡发展
B.不断发展的工业化水平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
C.1800年至1850年期间城市化进程最显著的国家是美国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是城市化进程的唯一表现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的命运》

材料二   1918年1月,身处法国北部战壕的士兵开始染上一种特别强大的流感,俗称“西班牙流感”,数千人因此丧生。当时的战场前线,背后是全球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供应网络:士兵和弹药从英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大批涌来,石油来自中东,谷物和牛肉来自阿根廷,橡胶来自马来西亚,铜来自刚果。而相应的,这些地方都受到了西班牙流感侵袭。短短几个月内,大约5亿人(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染上了病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就夺走了大约5000万到1亿人的生命。相较之下,从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4000万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对跨洲人种交流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西班牙流感”的流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简要分析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积极鼓励接纳外来移民;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强制实行文化测验的移民法,规定凡年满16岁而不能阅读英文或其他语种文字的外国人,均不许进入美国。这一变化源于美国(     
A.文化发展的需求B.意识形态的偏见
C.经济转型的需要D.种族歧视的消除
2022-07-04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革命,就是对一个社会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及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体系、政治活动和政策,进行一场急速的、根本性的国内变革。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希顿:一场持续了150年而且为了准备它至少另外花了150年的革命,看上去需要一个新的名称。

——严鹏、陈文佳《工业革命:历史、理论与诠释》

材料二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英国人改善了蒸汽机的效率,纺织生产仿佛脱胎换骨,开始能廉价生产越来越大量的纺织品,转眼之间,英国就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内燃机仅仅花了不到一个世代的时间,就彻底改革了人类的运输,也让石油变成了一种液体的政治权力……至于电力的发展更为惊人……从此之后,人类就深深着迷于如何使用机器和引擎转换各种能量,只要发明出适当的机器,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类型的能量都能为我们所用。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根据材料一指出“革命”的特点。希顿对工业革命持“非革命说”观点,试从工业化的背景、技术进步的角度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工业革命是如何引发动力领域技术创新(转换)的。(不得照抄材料)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前期,政府逐步接纳妇女进入文官行列。但在很长时期内,广大妇女不能进入重要岗位,只能担任抄写、打字和收发之类的工作,多数是临时雇员,而且受到年龄和婚姻限制,同工不得同酬。面对种种不合理现象,英国文官界妇女在社会进步势力的声援下,长期坚持斗争。1919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应因性别或已婚而被剥夺担任文官的资格。两年后财政部又首先制定接纳妇女担任文官的实施细则,允准妇女参加文官考试,平等竞争各类文官职位,但同时又规定女文官候选人必须是单身女子,一旦结婚必须辞职。正因为如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只有少数妇女能获此幸。部分妇女进入高级文官阶层,则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70年英国枢密院《文官制度改革命》颁布后人数变化情况

文官人数文官人数
1881508391914280900
1891792411922317721
19011164131939387400
19111723521943710400

——资料来源:G.德鲁雷和T.布切尔:《现代文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英国妇女在入职文官职位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导致文官人数不断增多的主要因素并对“文官人数不断增多”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时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
187024.5129.16
19131581113

材料二   1870-1910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单位:10亿法郎)


材料三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吨)


材料四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时间18501870189019001913
指数9204159100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2-03-2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
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
2021-09-27更新 | 537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沛县湖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模拟历史试题2
10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纺织、煤炭、冶铁、造船等行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出现了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使工业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变化主要是因为
A.新能源动力的应用B.新生产关系的调整
C.新产业结构的完善D.新机器生产的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