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向美国、欧洲分批派遣总计二百余名留学生,他们学成归国后,主要投身于军事工业和近代海陆军,成为海军、船舶制造等领域的骨干力量。这表明洋务运动(     
A.废除了科举制度B.加强了国防建设
C.发展了民用工业D.实现了富国强兵
2 . 1872年,有官员上奏称洋务派制造轮船“靡费太重”,应“暂行停止”。对此,左宗棠回应“若如言者所云即行停止,无论停止制造,彼族得据购、雇之永利,国家旋失自强之远图。”这说明,左宗棠
A.关注民用企业市场竞争力B.视航运业为洋务发展关键
C.重视国防工业的独立安全D.受到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022-04-21更新 | 822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3 . 1861年成立的总理衙门,对外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内则称为“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清政府认为,总理衙门的名字中包含“通商”这个词,意味着这个机构本身可以在“蛮夷事务”的框架下运作。这表明当时清廷
A.着力维护传统宗藩关系B.认清了列强通商的本质
C.对外交往观念新旧杂糅D.力图避免列强干涉内政
2022-03-26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求新是中国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简介(部分)

章节标题内容的陈述及说明
第一讲管仲变法: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内容:制定价格、财政、税收等配套措施,实行统治盐铁的经济政策。
说明:通过放活微观,管制宏观,形成了系统性国民经济治理体系,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影响力持续至今。
第八讲洋务运动:缺乏现代性的现代化变革1
第十讲计划经济:从自负到自毁的大试验内容:1950年国家对重要战略物资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建立起了相应的计划管理体系。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说明: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使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绝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十二讲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2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参照第一、十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内容的陈述及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强工业化运动首要关心的是国防。因此,国防和军火工业的发展首先受到关注,紧接着是直接支持军备制造的重工业(煤炭、重机械),纺织厂及其他生产消费商品的轻工业则较晚出现。上述工业化进程
A.借鉴了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B.使近代民族工业的轻工业基础薄弱
C.是“内忧外患”形势下的主动自救D.保护了国内消费市场免受外国渗透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记载,从17世纪起,江南地区一直使用多锭纺车技术,18世纪晚期,人力纺纱机在松江地区得到广泛使用,流动轧花人为农户轧花、梳棉等。家庭棉纺织作业成为妇女的工作。有记载表明,一个女孩需要花4年时间才能娴于纺纱和织布。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乡村专于纺纱,城镇专于织布。布号或布行控制着松江大部分棉纺织业生产,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商业化的经济活动。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然而,1840年以后的60多年中,松江连同江南的其他地区经受了一系列的外国侵略和中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内战,内战期间,江南地区损失了一半的人口。这一时期还经历了气候变迁的逆转,包括气温的骤降、夏雨淫霖以及时常爆发的洪水,破坏了棉花的种植。值得注意的是,1846年,江南学者包世臣已指出:“松、太利在梭布……近来洋布盛行价止梭布三之一,梭布势必减滞。”

——摘编自李伯重《“过密化”与中国棉纺织业生产》

材料二   1787年,英国原棉消费增加到2200万英镑,棉纺织业成为雇佣人数与产品价值仅次于毛纺织业的第二大产业部门,消耗的大部分纤维都是使用机器清洁、梳理、纺织的。半个世纪以后,原棉消费量增加到3.66亿英镑;按产品价值、资本投资以及雇佣人员计算,棉纺织业成为英国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几乎所有的棉纺业雇员都在按工厂制度组织的制造厂中就业。棉纱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以前价格的1/20左右,而且最便宜的印度劳动力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无法与兰开夏的骡机和画眉乌织机进行竞争。英国的棉纺织品畅销到世界各地,出口值比国内消费量大1/3以上。棉纺织工厂是英国工业实力的象征,同时也造就了庞大的工业无产阶级。

——摘编自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及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棉纺织业发展前途不同的原因。
2021-08-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指出: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在1840-1894年的54年间,增长还不到倍,年率不足1.3%:在1895-1920年的25年间,约增长47%,年率约1.6%。这说明了
A.列强商品倾销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B.工业化发展对自然经济冲击作用明显
C.农村经济中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D.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