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以蚕丝为原料的纺织品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著名特产。

材料一

秦汉时期,官营丝织业规模宏大,每年经费高达千万钱,官营丝织工场“作工各数千人”。大工商者经营的丝织业兴盛发达,《史记》载,通邑大都中从事买卖“帛絮细布”者,可“比千乘之家”。官僚地主也自营纺织,田庄中有养蚕、缫丝、织缣、染色等全部生产过程;其产品除自身消费,亦出售求利。社会消费的丝织品明显增加,《盐铁论》中说:“古者庶人耄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粢(xi,指麻类植物的纤维)而已……夫罗纨文绣者,人君后妃之服也……是以文缯薄织,不鬻于市。今富者缛绣罗纨,中者素绨冰锦,常民而被后妃之服。”

—摘编自林剑鸣等著《秦汉社会文明》

(1)依据材料一分析秦汉时期丝织业的经营方式和消费状况。

材料二

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和四川成为丝绸主要产区。海外贸易进一步繁荣。据记载,南亚、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50多国的海船常到华南采购丝绸。宋代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已用于航海,而且海运比陆运省钱。宋朝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宁波)秀州(嘉兴)温州、江阴、密州(山东诸城)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征收关税以增加财政收入。当时的海港以扬州、泉州和广州最为繁荣,这也促使珠江三角洲和福建地区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直航路线也越采越远,从南印度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东非海岸。

—摘编自刘治娟著《丝绸的历史: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彩带》

(2)依据材料二说明宋代海路丝绸贸易兴盛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三

注释:“洋行”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

(3)依据材料三的图表,概括晚清时期中外生丝贸易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其影响。

2018-09-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国际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宋代出口货物主要是丝、瓷、漆器之类的手工业品,反映了宋代在当时世界上手工业的地位。进口品类广泛,据《宋会要》记载即达三百余种……东起日本,西至天竺、大食等四十余国,涉历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皆有宋代货物流通。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印度半岛、波斯湾沿岸、伊朗、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及和西班牙等地,先后都有宋代钱币和陶瓷的出土,证明了宋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

—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1)上述材料反映宋代海外贸易具有怎样的特点?

中国出口丝、茶数目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2)依据上表概括中国丝、茶出口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战后世界经济的规划者决心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的经济民族主义、贸易限制和货币不稳定,力求恢复1914年前的贸易自由流动和通货稳定。美国在新罕布什尔的布雷顿森林召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各与会国承诺削减贸易壁垒,并为战后世界的通货稳定而共同努力。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3)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英等国为解决国际贸易与货币问题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2018-09-1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

3 . 国际贸易和国际组织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世纪上海附近有两万多名纺织工人和染色工人。江西的瓷器中心,天空被炉火映得通红。广东的制铁业水力锤不费任何人力不断锤打着。在西南省份,水力造纸机嗡嗡作响。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保证了生机勃勃的经济。1800年左右,10%以上的粮食用来出售而不是农民自己吃掉,25%以上的原棉、以及一半以上的棉布用来销售,几乎所有的丝、茶、盐也同样在市场上出售。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对中国相对无足轻重。然而,中国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至关重要。

在广州的对外贸易据点,世界各国吵吵嚷嚷地要进入中国几乎紧闭的大门,搜寻中国茶叶、丝绸、大黄、瓷器等。而且,感谢欧洲茶叶市场的增长,中国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荷兰在广州购买的茶叶从18世纪前期的年约150万荷兰盾,上升到18世纪后期的年近1650万荷兰盾。此时,英国成为大买主,在1784年后的20年里购买了近3亿英镑的茶叶。

—摘编自P.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18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及成因。

2018-09-1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4 .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全力于工业生产。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依据材料概括世界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导致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

(2)观察上图,分析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近代以来,中国人为迎接工业文明的挑战、努力融入世界经济大潮而不懈努力。观察下列图片,分别指出与其对应的历史事件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5 . 国家安全是国之大事,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振兴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道路和桥梁,同其他古代社会修建的道路一样,也刺激了经济的一体化:尽管最初建设时考虑的是军事用途,但是之后,这些路桥却成为内部商业交流的通衢。

公路连接了罗马帝国的各个部分。一条长4800公里的路与北非海岸线平行,许多支线一直延伸到南方,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以深入撒哈拉沙漠。在东部地中海地区,罗马人也新建一些道路,方便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和贸易。

—摘编自《新全球史》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秦朝驰道和罗马帝国大道的共同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其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14﹣17世纪初,结伴航行成为保护英国海上贸易商船安全的主要办法。其基本情形为:商船对自己进行武装,而后结伴出航,英国官方担当了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从17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官方开始在需要时向商船提供军舰护航,以加大对海上贸易商船的保护力度。随着英国海外贸易和商船数量的不断增加,护航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愈加严重,同时法俄贸易攻击意图愈加明显,19世纪80、90年代,英国放弃了对海上贸易提供直接保护的政策,确立了海军封锁攻击政策,即在战争开始之时,采取及时封锁敌方海军军港和主动攻击敌方据点、海上贸易商船等行动,以控制和吸引敌方海军力量,从而达到保护海上贸易的效果。

—摘编自《近代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

(2)阅读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结合所学,请任选一个演变阶段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晚清时期洋务派为了改变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把“制器”作为“自强”之本抓紧实施。1895年袁世凯、张之洞分别编练了新建陆军和自强军,成为新式练兵的肇始。清廷于1901年9月发布上谕“著各省将军督抚,将原有各营严行裁汰,精选若干营……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以成劲旅。”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治军思想。1938年初,国民党提出“加紧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蒋介石还先后开办了“将校研究班”、军官训练团等研讨班,并亲自到这些研讨班讲授有关课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解放军除了陆军,还建立了空军、海军、防空军、公安军等军种,中共中央将国防工业列入国家“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之一,1955年,毛泽东把发展国防尖端技术提上了国防现代化的日程。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3)①根据材料四,概述我国近现代各阶段国防军队建设的重点。

②请从“国防军队建设与时代背景”角度提观点,运用与材料四相关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8-09-14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7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6 . 对外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材料二观察图示,结合所学分析相应时间段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内销、外销数量表

1836-1838年均茶叶销售1894年茶叶销售
数量(万担)百分比(%)数量(万担)百分比(%)
内销165.2976.78171.4844.32
外销5023.22215.4455.68
产量215.29100386.92100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上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材料四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位于世界第29位。199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1154.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15位。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4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迅速下降,机电产品等在出口商品中比重大大上升,我国从最初的初级产品出口国转变为工业产品出口国。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2018-06-0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宗教改革中,清教伦理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的科技政策促进英国科研活动和成果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切无疑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摘编自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等

材料二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蒸汽机发明的有利因素。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8 .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日益密切,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对东方落后地区的影响日益明显。

材料一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的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方文明在其他地方显得极有创造力且生机勃勃,但在与中国的直接对抗中,却表现出破坏性大于建设性。……19世纪下半叶……近代工业企业发展起来,而外国人则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在条约口岸开办制造业、航运业、银行业和贸易商号。这些不同类型的活动并行不悖的状态,造就了一种混合经济,含有一种半殖民主义的气息。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为保护中国文明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什么?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对此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看法。

2018-05-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高考历史四月预测押题精选:(一)(北京卷适用)

9 . 平等互惠的国际贸易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材料一两宋时期,东南地区人口增长最快,晚唐至南宋,数十万官僚、军队和中原士民接踵而入。于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明显的海洋发展路向,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发展蚕桑、茶叶、陶瓷等生产,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商品经济提高当地人口承载力。东南地区海岸线长,海港优良,中唐以后海外贸易迅速成长,到宋朝达到鼎盛。这也是东南经济超过中原的重要原因。北宋中原地区的商品经济也有发展,但是内向型的,自然经济气息更浓。而东南地区经济具有外向型特征,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下,两浙、福建、江西等地的商品经济胜过北方。太湖流域城镇集市密集和广州、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外贸港口,就是最好的证明。

——摘编自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

分期对外贸易状况

1840年至1914年
中外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为4.4%.进口物量约增加3倍,出口物量增加约
14.倍。由于鸦片贸易的猖獗,中国由出超变为入超。外贸中心从广州北
移至上海。英国始终支配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

1915年至1931年
中外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为6.36%,出口的增长显著快于进口。英国在
中外贸易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让位于美、日两国。日本一度占中外贸易
总额的1/3左右。到1931年,中国自美国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22.2%,
超过了日本。

1931年至1936年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大幅下滑,年均下滑率为14.7%。美国在中外贸易
中居首位。

1937年至1948年
进出口货物无法正常通行,对外贸易剧烈波动,对外贸易总额最低的
年份不到4万美元,最高也只达到76万美元。

——摘编自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

(2)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状况。任选表格中所列出的四个时期中的一个时期,分析造成该时期对外贸易状况的原因。

材料三1930年-1931年西方各国不经国际商讨,不顾别国的反应,强行设置关税和贸易配额。为使本国工厂继续开工,依靠保护关税把竞争性的进口货拒于国外。美国在1930年实行了前所未有的高关税率,造成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衰退。其他国家向美国出售的东西少了,而购买美国的货物就更少了。西方各国竞相抬高关税,封闭本国的市场。

1933年6月召开了世界货币会议,以解决汇率和贸易问题。美国在会议中的角色至关重要,而罗斯福申明美国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内经济,拒绝承担国际责任,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新政也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危机,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虽然复苏,但是速度很慢。1939年,总产量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这与国际贸易状况密切相关。

二战期间,美国和英国发起一个计划,决心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民族主义、贸易限制和货币不稳定,力求恢复自由贸易和通货稳定,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各国在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壁垒的谈判,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成为战后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促进了战后的经济繁荣。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等

(3)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加以论证。

2018-04-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10 . 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借鉴。

2018年中国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公布,与张之洞相关的遗址有以下几处:

名称始建时间相关资料
大冶铁矿1890年张之洞创办,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
大冶铁路是第一条长江、铁路联运通道。
汉阳铁厂1890年张之洞创办,中国第一家用新式大型机械设备的钢铁煤联合企业。
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1906年张之洞批准筹建,其批文写道:“各国洋商恳请揽办,本部堂以事关中国主权,概行谢绝未允。……由官提倡,应即筹拨官款30万元作为股东……。其用人理财诸事,官不干涉,以清权限。”

(1)上述近代工业的创办与晚清哪些重大事件相关?依据表中相关资料,概括这些企业的特点。

2018-04-1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