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7 道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及时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型B.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各地钱庄缺乏协调,各自为战D.没有得到政府的强力支持
3 . 小赵查近代经济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外商企业
B.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洋务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020-09-18更新 | 28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3-2014年甘肃嘉峪关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4 . 1881年,上海织布局获得了“如在上海本地零星销售,应照中西通例,免完厘税;如由上海径运内地,及分运通商他口转入内地,应照洋布花色,均在上海新关完一正税,概免内地沿途税厘”的特权。这一特权在当时
A.利于提高国产“洋布”的竞争力
B.旨在抵制外国棉布在华倾销
C.阻碍了私营棉纺织业的发展
D.表明政府加强了对海关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020-09-14更新 | 3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3-2014年甘肃兰州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6 . 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解体
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D.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
7 . 1872—1885年,国防工业虽然仍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是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追求利润成为民用企业主要目的B.洋务派内部存在严重的分歧
C.镇压太平天国已是清廷当务之急D.军用工业发展急需资金原料
8 .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单纯学习西方科技
B.没有采取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
C.没有触动封建的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极力阻挠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020-09-09更新 | 101次组卷 | 60卷引用:甘肃省合水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