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关中地区人口在全国总人口(户数)所占比例统计表(部分)


——摘编自唐杰等《中国古代核心城市变迁与雄安新区》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的英商、俄商建砖茶厂,雇佣了大量周边农村的农民。洋务运动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多采取这种方式获得劳动力。甲午战争后,各地开始兴建专门技术学校。清末废科举,新式学校遍及全国各主要城市,城市因此成为思想知识青年汇聚之地。民国初年,许多民营工厂的工人从外省农村招募而来。当民营企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便以零星的方式补充所需员工。这些新补充的员工多靠已在城市立足的亲友、同乡的介绍,寻求谋生之处。而企业也特别强调这种介绍的作用,以便管理。

——摘编自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西汉到宋代关中地区户数变化的趋势,分析影响这一时期户数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春秋.谷梁传》:“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清净优越之地);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日士,辟土殖谷日农,作巧成器日工,通财鬻货日商。”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

材料三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明代王阳明《节庵方公墓表》:“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焉,以求尽其心。”。

材料四   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明代伍袁萃《林居漫录前集》:“(明朝中晚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历史学家余英时认为,15世纪以后的明朝,“士农工商”的传统秩序逐渐变成了“士商工农”。

材料五   光绪二十八年,中国首个商会正式成立。同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次年一月商部奏准颁行《商会简明章程》,规定“凡属商务繁富之区,不论系会垣,系城埠,宜设商务总…….”至宣统三年计有商务总会五十余所,商务分会八十余所。……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商会法》,同年全国各地正式组织的商会达1242个,会员在24.5万人以上。清末,商会曾发动或参与抵制美货、收回利权和国会请愿运动。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诸省商会大都赞成革命共和。新中国成立后,另组工商业联合会,旧商会始告解散。

——摘编自朱汉国、马世力主编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


(1)提炼材料一强调的基本经济原则,简述统治者强调这一原则的初衷。
(2)从材料二的多种史料看,我国古代的“四民”有哪些方面的区分?指出这种区分的本质。
(3)分别概括材料三中司马迁、王阳明对“四民”及其从业的看法。
(4)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归纳两条明朝商人社会地位提升的原因。
(5)阅读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指出步入近代后中国商业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列出一例商人或商会为近代前期中国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史实。
2020-08-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东来。他们深入中国内地,对茶叶的认识和宣传更深、更广。在17世纪,荷兰是欧洲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和茶叶经销商,它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除满足本国的消资外,还贩卖至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殖民地,从18世纪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支配世界的茶叶贸易。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平均每未达到330万英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茶叶被称为‘绿色黄金”,清中期放松对茶叶控制,茶叶贸易出现跳跃式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后期,茶叶一直是中国占第一位的出口商品,对英国来说,“如果没有茶叶,工厂工人的粗劣饮食就不可能使他们顶着活干下去”,英国工人饮茶是一个其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田茶文化的西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七世纪以来中国海外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开始在印度引进中国茶苗、实行茶叶机械化,六十年代末印度茶开始出口并发展迅速。华茶出口税按值百抽五税则,出口正税2.5 两,茶价只有每百斤50两才相符。茶价跌落后,税则如故,关税占到茶价四分之一以上,“茶货出口逐年递减。”对此,湖北、四川等地率先创办茶业学堂。20世纪初又迎来了一个引进制茶机器、兴办茶叶公司的小高潮。从清末到民初,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减免茶税条文。但地方政府无税减税条文,为了保证时政收入,依然巧立名目,加增捐税。 1919年,英国为了确保印度茶叶的销路,拟对华茶征收特别税每磅两便士,使华茶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当时北洋政府无力与英国交涉,以取消差别税。最终,华茶外销急转直下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摘编自《中国社会挽救华茶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后期华茶外销递减的原因。结合所学对振兴茶叶的举措做简要评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

时间阶段特征原因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诱导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末初步发展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资产阶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1912~1919年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奠基
一战后迅速萧条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为大革命奠基
1927~1936年较快的发展③_________________为抗战胜利奠基
1937~1945年遭受残酷打击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破坏和吞并;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控制;官僚资本膨胀
1945~1949陷入绝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排挤;官僚资本的垄断;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滥发纸币
加速国民政府倒台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1927~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请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2020-09-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第一人陈启沅于1872年回国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他在掌握法国先进的缫丝技术后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根据在法国缫丝厂所学,加上自己的专研,改进了西人缫丝机,联合陈淡浦,通过陈联通机器制造厂,批量生产符合自己要求的新式缫丝机,新式缫丝机的运用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西人评价其产品“能够维持出口规格,产品因幼滑稳结洁白的缘故”,不但“交番货不独未尝有过退货,且不时获取西人送来许多奖品”.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企业管理系的陈其均回国后致力于把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应用于管理实践,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推行科学管理制度,对工人的操作进行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确定标准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定额,对完成定额的工人发给较高的工资,即实行所谓计件工资制。这些科学管理创新大幅度增加了产量,降低了劳动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制度创新是成功的,因为这些新式制度介乎于中国传统和西方思潮之间,既保留了一些中国要素又吸收了一些西方因子,灵活而有特点,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大背景下使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适应性更强,更容易获得成功。

——摘编自孙方一《创新在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运用》

材料二


——摘编自王钦、张崔《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40年:制度环境与企业行为的共同演进》


(1)根据材料一,试从创新的角度简要分析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成功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制度环境改革的视角概括指出推动现代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年荣宗敬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见下图)。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荣氏兄弟也由此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材料二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福新面粉公司在该段时间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并简述民族工业肥料不足和生长缺陷的各自表现?
2020-07-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资本机器工业的力量是很微弱的,绝大部分是轻工业,以纺织工业占绝大比重,面粉工业在民族工业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1898年上海第一家较大的民族资本面粉工厂——阜丰面粉厂开工生产。以经营钱庄起家的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官僚朱仲甫合作,于1901年在无锡创办了保兴面粉厂。1902年保兴改名茂新。1912年荣氏兄弟又创办福新面粉厂于上海,1913年租办中兴面粉厂(后改为福新四厂)增建福新二厂(1914年开机)。1913年以前荣家茂新、福新面粉工厂系统还只有四个厂子,1919年增加到了八个厂子,每日夜出粉能力从大战前的一万三千九百袋增加到四万二千袋。

——摘编自王方中著《中国近代经济史稿(1840-1927年)》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第一批现代企业起,到1927年国民党的统治开始以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人先后设立了三千多个工矿、交通和现代金融企业。其间在本世纪(20世纪)初收回利权的运动中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还形成了两个小小的高潮。但是在中国资本主义的风雨经历中,又有备受压抑不能发展的一面。而且在发展与不发展的交织中,不发展的一面处于全过程的主导地位。

——摘编自汪敬虞《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征,并谈谈你从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得出的认识。
2021-04-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关税产生最早的区域是中国大陆和欧洲大陆 (欧洲大陆不包括英国、 北欧及其它岛国),在欧洲大陆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在古代中国,有关关税记载的最早朝代是周朝。“汉循周法,商贾有税,流人贩买故矜免之。”到了唐朝,也主要以商人为征税对象。宋朝又明确规定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岭南商贾赍生药及民间织缣布非以出售者,均不纳关税。明朝实行贡舶制度,只注重货物的贡献御用,而不注重征收关税。清朝皇帝提及开海贸易,训谕:“天朝嘉惠海隅,并不以区区商税为重,务随时查看情形,固不可于国体有防。”

——摘编自徐信艳 王昉《中西方古代关税思想的特色比较》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关税征收的特点。

材料二   早在关税主权丧失的清朝末年,关税主权的丧失,在国内就已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一些具有资产阶级观点的知识分子,更清楚地认识到关税主权丧失的危害。郑观应提出:“凡我国所有者,轻税以广去路;我国所无者,重税以遏来源。收我利权,富我商民,酌盈剂虚。”梁启超指出清政府的协定税率是片面的,“夫关税问题,实我国将来与世界竞争之生死问题也”,“苟为整理财政起见,此权若不收复,则其支绌其危险,皆不可思议”。

孙中山主张新政府应先将海关税则重新修订,但迫于形势,又说“重订税则亦须与西人和衷商议,决不使中国债主有烦言也”。随后的北洋政府,寄希望于国际会议收回利权,但最终失败。1943年中英新约签订,英国承诺“放弃要求任用英籍臣民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之任何权利”。但南京国民政府任命美国人李度为总税务司,把已收回的海关主权转到美国手中。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彻底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旧中国时代的关税不自主状态才得以真正结束。

——摘编自姜萍《近代中国收回关税主权的历史考察》


(2)依据材料二, 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关于关税问题的认识比郑观应的观点更深刻?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历经曲折的原因。
2021-04-12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层层翻出,荡开……自然经济终究因此而逐步走向分解,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93—1910年中国出口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构成比重变化示意图(%)

年份 半制成品 制成品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
1893 28﹒4 0﹒1 53﹒4 2﹒5
1910 13﹒1 11﹒9 28﹒3 6﹒9

材料三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       

——摘编自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何时开始“慢慢渗开”,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其“慢慢渗开”的因素。
(2)据材料二,分析1893—1910年中国出口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构成比重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1947年天津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外部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内部原因。
(4)纵观中国近代史,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其社会根源是什么?
2020-05-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经济民族主义是全球化的孪生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长期保留传统的经济藩篱。据统计,英国在1796   1845年中的大多数年份关税率是30%   35%,最高的年份达65%。英国1846年废除<谷物法》,取消许多进口货物的关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后,欧洲国家响应英国,有保留地开放门户时间并不长。1879年,俾斯麦发表演说呼吁加强保护主义。他指出,广开门户使德国全部产业的发展和整体的经济地位蒙受损失,采取保护主义的一些国家正在繁荣起来。他指的正在繁荣的国家显然主要是美国,美国建国后不久即推行联邦财长汉密尔顿提出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通过一系列关税立法扶植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除了武力扩张、禁运等传统形式,还出现了外贸国家垄断制、反补贴、反倾销、最惠国待遇、促进企业联合建立卡特尔等保护手段。

                                ——摘编自陆灵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嬗变》


漫画注释:特朗普一边叫嚷着:贸易战很容易赢;一边张弓搭箭发动了贸易战。哪知道报应不爽,他等来的却是反击的箭雨,特朗普当即被射倒在地,倒下不忘高呼:给我继续加税……

材料二   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体现,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获得政府对实业的支持。利权观念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随着晚清利权观念的侧重点由保富争利转向维护国家主权,人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由1 9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向20世纪初的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

       ——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 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2020-03-12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模拟文综测试卷(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