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期,英国有人认为:“家庭生活和家庭原则不久就将结束,社会将不再由家庭组成,而是由个人组成;因为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孩子很早就分离了。”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是
A.传统道德的崩溃B.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C.民主政治的发展D.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
2021-09-14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为53万担,远远超过鸦片战争前最高年出口量的 13万担,此后出口量继续上升。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起,生丝的出口量在1万担的基础 上不断上升,咸丰八年(1858年)的出口量增加到6. 9万担。当时中国丝、茶出口量的上升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反映出中国外贸的不利局面得到了改变
C.源于晚清近代化的起步D.说明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鸦片战争前,烟叶已经成为商品性的农作物,1844年,烟叶的出口数量为2.4443万担,1894年为11.3886万担。导致烟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使国内战乱不断B.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2020-10-09更新 | 7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解体
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D.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历史现象表明
A.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B.列强经济侵略使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国外市场的扩大加速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D.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因出口扩大得到增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棉业的发展始自宋代,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工具,棉品加工更上楼阶。 明政府规定有地 5 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棉布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 衣料。18 世纪初期起,伴随着葡、荷、英等西洋商人从海路纷至沓来,中国的棉花经济 体系,已不单纯是一个局限于中国境内的国内经济体系,而开始受到远离国境的异域影 响。输华的棉花和由华输出的棉布成为西商的大宗贸易货物。“南京布”在欧洲成为时髦 人的衣料,18 世纪英国绅士的流行时装中就有使用中国紫花布裁制的裤子。19 世纪 20 年代后,中国土布出口逐步下落。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家和统治者通过殖民扩张,逐步支配全球范围内的棉花 贸易。19 世纪中期,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工业帝国纷纷建立起棉花纺织工业,并确 立了它们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领先地位。英国、美国、埃及、印度以及中国地区进 入了由棉花所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棉花产业中来。美国内战时期,英国国内的原棉供应大 量短缺,英国工厂在全球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加快了棉花的全球化历程,也进一 步巩固了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由此形成了一幅由中心和外围、工业 快速发展地区和工业发展停滞地区组成的新的世界版图。

——摘编自魏涛《“全球转向”、商品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归纳18至19世纪初期中国棉纺织业对西方商业贸易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控制全球棉花贸易体系的有利条件。简析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地位的变化及所带来的影响。
2019-10-25更新 | 323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67年英国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开始发行纸币,至1874年纸币发行量增至220万元,并流通于东南沿海一带。19世纪80年代末,上海本地人宁愿要汇丰银行的钞票,也不愿要本国钱庄的票子。据此可知,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纸币
A.逐渐控制了经济命脉
B.促进了近代金融业转型
C.压制民族工业的成长
D.冲击了传统的金融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记载的是1867~1892年中国进口棉花和棉纱价格变动情况。表内记载情况表明,当时
年代棉花进口价格(关两/担)棉砂进口价格(关两/担)
186713.7943.29
187013.2538.21
18748.3428.62
188010.3324.08
18868.032046
189210.8516.97

A.各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
B.进出口贸易以棉花和棉纱产品为主
C.洋棉和洋纱已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
D.农民家庭棉纺织业受冲击日益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载:康熙年间,苏州府的吴江县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粮食的种植面积;松江府所属的太仓州海门厅、通州等地区,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七八;直隶保定一带农村的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的土地改种棉花。这一现象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弛
B.农业的商品化趋势加强
C.个体小农经济的破产
D.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
2019-06-12更新 | 31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瑞昌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