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9.17世纪,英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还比较有限。1536年法令规定:所有健康的人,一旦被发现乞食,要被剥光衣服,绑在马车后游街示众,同时鞭打至流血,然后遣返原籍。随着圈地规模的扩大,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农民进城流浪的问题是社会转型带来的。1572年法令规定:对贫民要进行救济,要求治安法官给每个教区的贫民登记造册,将他们遣返回乡,由当地安置。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失业问题成为比流民更为严重的问题。1629年诰令明确指出:要尽一切可能“为贫民提供资金和原材料,安排他们就业”。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步开展,工业化地区需要更多的劳动力。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参加劳动。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能靠劳动谋生。

——摘编自刘书增《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

材料二   尽管苏南地区近代工商业有长足的发展,而且也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其本身发展并不充分,容量也有限。据1933年的调查,苏南地区工厂工人为337222人,这其中苏南籍的农民工人约占60%,总数仅在20万人左右。伴随近代化的步伐,一些近代城市相继兴盛起来,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刺激了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因而,在这些城市近郊逐渐兴起了一批以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以及养殖奶牛、蜜蜂为业的农户或畜牧树艺等新式农场。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植棉业、蚕桑业、园艺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农业内部吸纳的农村劳动力达70%。

——摘编自周中建《近代苏南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我国苏南地区和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同之处,并分析近代苏南地区出现这些不同的原因。
2020-10-25更新 | 923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70年代以来由中国人创办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买办”资本的比重非常可观。“买办”受雇于洋行,又投资或主办独立的近代工商企业,同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其他企业争利于市。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买办完全依附于外国商业资本B.买办资本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
C.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源于买办D.买办性与民族性既对立又统
2020-10-14更新 | 185次组卷 | 25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
①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②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③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④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0-10-02更新 | 130次组卷 | 16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1882年9月《申报》载:“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A.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B.清政府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C.洋务企业的近代化水平提高D.新型商业模式逐渐为人们接受
2020-09-23更新 | 477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及时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型B.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各地钱庄缺乏协调,各自为战D.没有得到政府的强力支持
6 . 小赵查近代经济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
A.外商企业
B.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洋务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020-09-18更新 | 288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以后,当地手工缫丝者的生计受到影响。为此,陈启源决定把大缫丝机改制成小式缫丝机,“每人一具,携归家自经,缫出之丝无论多寡,市上均有店收之,其利更薄”。由此可见,陈启源
A.利用机器大生产追求利润B.立足国情扶持小农经济
C.通过与外商争利实现救国D.运用技术革新改善民生
8 . 下表是《1865—1894年中国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出自于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状况行业企业数创业资本总数企业平均资本企业的地区分布
缫丝97372399038392上海8、广东88、烟台1
面粉34000013333上海、天津、北京各1
火柴1141520037745上海1、广东3,其余分散各地
造纸2237500118750上海、广东各1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经济部门逐渐齐全
B.洋务企业投资占据主体地位
C.近代经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D.缫丝和造纸业发展最为迅速
10 . 1873 年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该材料适用于研究
A.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经营状况B.清政府放松民间设厂限制的意图
C.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D.爱国华侨“实业救国"满腔热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