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现代学者研究认为,1895年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加与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国内外贸易的增加,在国内外贸易集中进行的地点,特别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汉口等,形成现代工商业城市。现代工业矿冶业的发展,在现代工矿业发达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业城市或矿冶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交通枢纽地方兴起新城市,如青岛、石家庄、郑州等。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美国的工业化程度越高,其城市化程度也越高。从1890年到1920年,城市居民增加了300%,而乡村居民仅增加30%。在1860年,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有9座,1910年增加到50座。城市的扩大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乡村居民向城市的迁徙以及欧洲移民的大量到来。

――〔美〕沃尔特・拉斐德《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兴盛与衰落》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两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并分析对当时社会各自产生的影响。

2017-10-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8届高三9月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饿着肚子),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记葛贤》

材料三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它是中国最早的私营机器制造厂。初为锻铁作坊,后不断扩大规模,更新设备,至同治十二年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工业企业,称“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光绪二年(1876年)开始制造小火轮、车床等。八十年代称“发昌机器船厂”,俗称“发昌机器厂”,以制造小火轮为主,为当时上海民族资本机器工业中最大的厂家。后因受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

——以上材料摘自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四陈启沅是近代中国早期著名的华侨民族资本家。他……于1874年在南海县西樵简村堡创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蒸汽缫丝厂“继昌隆”。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俗称“丝偈”,该厂雇佣工人六七百,出丝精美,行销欧美,获利甚厚。不久,因被视为异端,于1881年(光绪七年)被南海知县下令关闭。

——以上材料摘自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概括其本质特征。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和材料二相比有何明显进步之处?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

(4)简述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

2017-05-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广河县三甲集中学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1

3 . 步入近代,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步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材料三1887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1)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式工业”兴起的时代背景。

(3)材料三中的“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图中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

2017-05-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9 世纪 70 年代,南洋归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下图是该厂蒸汽锅炉和缫丝机的图纸。

——引自王静芳《华人世界》


材料三   1840 年以来,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西艺西政曾依次成为中国人概括外来之物的用语。这个次序反映了认识的逐层深化。……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依据材料一,说明这二制度的确立对英国有何重大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后历经了哪几个阶段?请你谈谈对西方“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总体认识。
2017-09-2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社会的变迁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代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宋代都城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材料二明代中后期,江南丝织业比较发达的苏州、杭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苏州城里有几千没有固定工作的机工,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巷口等待雇佣。每座桥头还有介绍工作的“经纪人”。机工工作条件差,工作时间长。他们一天没活干,就得挨饿,过着“得业者生,失业者死”的贫困生活。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据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017-05-1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出自瑞蚨祥。1868年,它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中国纯碱市场,一向由英商卜内门公司垄断。“一战”期间,英货中断,碱价猛涨。……爱国资本家范旭东等于1918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厂(资本200万银元)。……(英商)多次直接对永利碱厂进行威胁和破坏,加以“一战”以后,碱价猛跌,碱厂的建设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在范旭东的主持下,侯德榜等人努力奋斗,排除了各种障碍,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掌握了苏尔维制碱技术的奥秘,碱厂终于在1925年开始正式出碱,1926年年产45万吨,1927年年产13400万吨。从此,在此后与卜内门公司的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这是民族工业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中国近代经济史稿》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瑞蚨祥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概括永利碱厂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困难(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017-05-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着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概况

机构概况
商部清承明制,六部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清仿西政改制,增设商部,制商法,鼓励实业。
农工商部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颁布了一批章程。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实业部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农商部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革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上述两个材料反映出中国近现代经济变动有何发展趋势?

2017-05-0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民族工业又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民族工业也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摘编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它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和作用。

2017-08-31更新 | 87次组卷

9 . 广东独特的空间地理位置,孕育了其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特殊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正是由于这里(广东)的社会环境中等级和专化(注:指文化的单一与统一>的程度不像中原地区那么严重,而活力却较为突出.重商求富是一种活力,这一价值取向使得商人和一般居民更热衷于经济活动而疏远政治活动……但另一方面,商业活动讲究机会均等、讲究竞争,讲究保护私有财产,从这方面说,发达的商业经济和商业精神又是讲专制、讲等级。任意予夺予求的封建制度的天敌.再加上相对开放的环境容易使人接触新知,所以“粵人好大而新喜,急功而意动.……有能以新学说新主义相号召,倡者一而和者千,数日之间,全省为之响应……中国近代史上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以广东为滥觞之地,其根因与此当不无关系。

一一罗福惠高钟《近代广东社会文化的历史成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中序号所标注的内容填写完整。依据材料,以广东为个案,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2)综合材料一、二,简述“中国近代史上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以广东为滥觞之地”的共性因素。

2017-08-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材料三可是,上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二中的“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应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并指出资本主义侵略的真正目的。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

2017-08-24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