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的含义及兴起的背景、目的和代表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张之洞在《劝学篇》自序中反复申明,该书外篇所列学习西方的诸项内容都与六经之旨、三代之义相合,中国“圣经之奥义”“可以通西法之要指”,中国虽未“习西人之技,具西人之器,同西人之法”,但“已发其理,创其制”。张之洞这些言论旨在(     
A.减少学习西方的阻力B.推进洋务运动的开展
C.为戊戌变法提供指导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2 . 晚清洋务派郭嵩焘在开矿问题上认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都可以为之,不必官为督率,若经由官开采,则将夺民业,烦扰百端,百姓岂能顺从。”这一主张
A.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保证了煤矿业的健康发展
C.说明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D.突破了洋务派的核心思想
3 . 外资航运业是最早侵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受到顽固派阻挠时,理直气壮地说:“然以中国内洋任人横行,独不令华商展足耶!”这反映出,近代早期
A.洋务运动以抵制外国侵略为根本目的
B.洋务活动首先在航运领域取得成果
C.列强侵略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难以获得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才标准问题是我国古代人才思想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期的人才思想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诸子百家倡导“德才兼备,德先于才”,曹操《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唐太宗反复强调“为官择人,为才是与”,司马光认为“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致覆灭者多矣”,又提出“取士之道,当先德行,后文学”。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从实践中开始尝试新的人才标准: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其中,关键是掌握近代军事科技知识;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仍然保持封建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洋务派的新人才观打破了传统的人才范畴,人才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

——摘编自徐凯、胡君辰《人才评价标准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英国的现代文官制度起源于18世纪中叶,正式确立于19世纪70年代。文官制度要求在选拔文官的公开考试中以“通才”为标准,择优录取。“通才”原则造成了英国文官的贵族化趋向和英国社会对教育科技事业的普遍冷淡态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职能日益转向经济管理,不懂专业知识的行政通才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复杂、日益专业化的政府工作了。1968年《富尔顿报告》揭开了二战后英国文官改革的序幕,具体内容:实行行政管理专业化,改革通才官僚结构,削弱通才对政策的影响;设立文官学院,加强对文官的专业培训;调整文官的分级制度,行政级、文书级等统称为综合类,专家科技人员通称科学类,打破了文官制度的“封闭型结构”;增加专业人员的比重,实现专业化管理,要求今后考试任用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这次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打破通才体制,却引发了人们关于文官选材标准的深思。

——摘编自《从富尔顿改革看英国文官制度中的“通才”原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选拔人才标准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两国人才标准变化的异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4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就普鲁士公使李福斯扣押丹麦在华商船事提出抗议,并拒绝在普国公使表示悔改前接纳该公使。最终迫使李福斯释放丹麦商船,并支付了1500美元的赔偿金。这表明清政府
A.着力改变弱国形象B.推行以夷制夷的策略
C.完善朝贡外交体系D.蕴含近代的外交理念
6 . 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咸丰六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的《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同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䜣与文祥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意在强调条约的签订
A.导致外国势力发展到北京
B.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C.激起了清政府的自强运动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019-08-12更新 | 234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自主练习历史试题
7 . 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2019-06-21更新 | 6038次组卷 | 59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特生部)
8 . 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北京的士大夫纷纷反对,斥为崇洋。京城官员奉旨出京一般借助驰驿。19世纪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乘坐轮船、火车。这一变化:
A.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
B.说明近代交通工具成为主导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迅速发展
D.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
2019-05-15更新 | 63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工业化的开端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分别是_________。
A.鸦片战争和新中国成立
B.洋务运动和一五计划
C.洋务运动和三大改造
D.鸦片战争和三大改造
10 . 如果想要了解李鸿章,以下最适合阅读的书是
A.《龙旗飘扬的舰队》
B.《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C.《民国初年的政党》
D.《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